好孩子网

原创长假宅家带娃,孩子过得“一团糟”,2~8岁儿童时间管理引导策略

发表于:2024-12-25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5日,原标题:长假宅家带娃,孩子过得"一团糟",2~8岁儿童时间管理引导策略"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鼠年的春节长假格外的长,阻碍父母进步的不是不想"充电"和办公,而是家有熊孩子,凡事拖拖拉拉

原标题:长假宅家带娃,孩子过得"一团糟",2~8岁儿童时间管理引导策略

"本文为糖果妈妈原创,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鼠年的春节长假格外的长,阻碍父母进步的不是不想"充电"和办公,而是家有熊孩子,凡事拖拖拉拉,恍恍惚惚,结果父母的事业被耽误了,孩子也没养好。

在国外很多家庭,从孩子四五岁起就开始进行专门的时间管理课程了。可是这门"学问"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还意识不到。

孩子视时间为"粪土",父母却不知如何教育

"花时间专门让孩子去学习如何管理时间,岂不是浪费时间吗?"一寸光阴一寸金,家长都知道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可是落实在孩子身上却常常束手无策。

在这个假期,我们常听到孩子说"妈妈,再让我玩一会儿吧""哎呀,我的作业还没写完,天就黑了"……家长气到不行,孩子效率极低。

对此,家长常常有这样几个误区

1.顺其自然派:觉得孩子还小,等他长大了自然就懂得时间的重要性了,现在说也是白费口舌。

孩子在这种教育下会变得非常懒散,无组织无纪律,做事总是随心所欲,长大也很难纠正。

2.宠溺纵容派:发觉时间不够用了,家长亲自上阵代替孩子来做事情,甚至连刷牙漱口都要帮忙。

凡事有父母帮忙,只会进一步加剧孩子的"拖延症",遇到事情不要慌,反正有父母来帮忙。

3.过分控制型:丝毫不给予孩子一点儿的自由度,将时间卡的非常严格,到点完不成就要怎样怎样。

孩子被完全剥夺了成长空间,遇事死板不知变通,而且还承担着极大的心理压力。

为什么父母高声吼叫和督促之下,孩子依然我行我素,丝毫没有快起来呢?

事实上,比起家长费劲心思思考如何规定孩子几点钟去做什么,让孩子自己能从内心认识到时间的价值和影响力,才是更重要的!

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是"自律王"

时间是没有声音的锉刀,错过有效的时间,会一点点地将孩子磨平。他也许会错失良机,也许失去了努力拼搏最好的年华。

最终就因为手指尖如沙漏般的光阴泄露,而错过了自己精彩的一生。

相反,那些懂得时间管理的孩子,一定是自律性很强的。他们做事情很有规划,目标感也强,通常也具有为了达到大目标而百折不挠的信念。

能自觉自愿去遵守时间,充分利用时间的孩子,往往也是责任心很强的人。他们以时间作为自己为人处事的卡尺,每一步都会走得踏踏实实。

这样的孩子,自主和独立性更强,老师和家长不用"扬鞭",孩子也能"奋自蹄"。因为他们深深懂得,时间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最有成效的东西。

2~8岁儿童时间管理引导策略

虽然家长也意识到拖沓给孩子带来的隐忧,可是他们除了吼叫和硬性规定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引导孩子。

别急,看看这份时间管理引导策略,时间段跨越学龄前儿童和刚刚入学,恰好是培养孩子时间管理的黄金时期,收藏好,千万别错过哦!

2~3岁:区分"需要"和"想要"

时间管理神器:语言

目标:培养孩子对时间大体概念的理解

美国管理学家史蒂芬·柯维在他的著作《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出了时间管理的象限法则。
他将事务按照是否紧急、是否重要分成四个象限,并对应四个优先级:重要且紧急,重要不紧急,紧急不重要,不紧急不重要。

他认为高效的人士会专注于前两个优先级,而不是被后两者占用掉大部分的时间。可惜的是,很多人却恰恰相反。

在了解了这个原理后,我们该怎样和孩子解释呢?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他甚至连"紧急"两个字都不知道是啥意思。这个阶段父母要用到的时间管理神器是"语言"。

在日常生中,父母需要通过语言来告诉孩子,"需要"和"想要"的区别。

具体示范:

普通版:"宝宝,我需要吃一块蛋糕,因为我饿了。"

"宝宝,我想要出去跑步,因为我想放松一下。"

升级版:"宝宝,我需要吃一块蛋糕,因为我太饿了,我必须马上吃一块蛋糕。"

"宝宝,我想要出去跑步,因为我想放松一下,但是需要我把地清扫干净,所以我可以再等一下。"

让小宝宝明白,需要和想要之间的区别,然后再逐渐建立起对事情轻重缓急的看法。

3~4岁:巧用"延迟满足法"

时间管理神器:游戏

目标:培养孩子对时间精确概念的理解

2岁以上的孩子,父母通过语言引导先建立起他对时间的基本概念理解,3岁之后,则可以借助各种游戏来帮助宝宝来加深印象。

游戏一:四季卡

这个阶段是宝宝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年龄,同时也是书写敏感期,对字符、色彩会更加敏感。家长可以准备四季卡让孩子来填涂,以此增强对时间变换的感受。

比如准备好四张树,让孩子来涂色。让他去感受春夏秋冬的变化,了解大自然的规律。

游戏二:延迟法

严格地来说这并不能算作游戏,而是一种方法。比如孩子看到生日蛋糕,想买。妈妈和她说下个月才是你的生日,我会买给你。

孩子由此会增加对每天到每月的概念,学会延迟满足,会建立起对时间的判断,更加了解时间转换的过程和契机,当然父母一定要言而有信哦。

4岁~5岁:赶跑"时间小偷"

时间管理神器:表格

目标:对孩子的规划性、目标感进行训练

4到5岁的孩子,已经能建立起较为精密的时间概念了,比如几点睡觉,几点读绘本,在幼儿园几点吃水果等等。

这时候我们要训练的是孩子做事情的规划性,尤其是即将入学的孩子,这点很重要。

具体示范:

父母可以给孩子制定好日程表,规定到什么时间去做什么事情。如果孩子和你说,"我今天少看了一集动画片",你可以这样和他解释,"因为时间被小偷偷走了"。

因为你早上起床晚了,所有的事情在表格中都延后执行了。孩子这时往往会恍然大悟,"原来我就是那个小偷啊!"

如果表格难以完成,父母需和孩子一起修改计划,分解每件事情的步骤,完善内容。

家长应和孩子表明以下这些都可能成为"时间小偷"。比如:孩子拖延,事情完成有难度,父母没有积极配合等。

最终是父母和孩子一起来解决问题,赶跑小偷。让孩子对一天所做的事情了然于心,富于规划性和目标感。

5岁~8岁:强化"要事第一"概念

时间管理神器:执行力

目标:将时间管理内化为孩子的行动力

示范一:可视化计时器

通过可视化的计时器,来增强孩子做事的紧迫感,并按照四象限原则,先做紧要的事情。这样做能明确写作业或复习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让儿童节奏感更强。

示范二:贴纸奖励

如果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一件事,或者在某个学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父母可以通过贴纸对孩子进行奖励,并具体付诸实物奖励。

以此来激励孩子加深时间管理的能力,分步骤有计划地达成目标,并坚持不懈。

示范三:优化流程

事实上,在"时间小偷"中我们已经简单运用过该方法。而在此年龄段,则是更多地要求孩子来自己实行对流程的优化。

记住几个原则:要事第一;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时间管理重在高效,而不是挤出时间来做更多的事,作业完成得又快又好,剩余的时间就去尽情地玩。

最后,提醒各位父母,教孩子学会时间管理,是为了让他做事情更加高效,并且在此过程中充满愉悦感和自觉性,不要妄想将"一天学作两天",给娃的日程塞入更多的日程。

长假期间,如何提高孩子的时间管理能力,看父母的能力,也看双方的默契,加油吧!

我是糖果妈妈,一名高级育婴师,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一个四岁宝宝的妈妈,有育儿方面和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都可以给我留言哦~

责任编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