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我17岁卖肾买手机”“我18岁卖身买裙子”,9年了,到底谁赢了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作者:局潇潇说到苹果手机,很多人都知道那个"卖肾"的调侃,但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是九年前发生过的真实事件。2011年,年仅17岁的高中生小王,通过黑中介卖掉了自己一个肾,换来22000元,转手就买了当

作者:局潇潇

说到苹果手机,很多人都知道那个"卖肾"的调侃,但已经没多少人记得,这是九年前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2011年,年仅17岁的高中生小王,通过黑中介卖掉了自己一个肾,换来22000元,转手就买了当年最新款的iPhone 4和ipad 2。

当时的他,年轻,鲁莽,无所畏惧,甚至放狠话说"我有一个肾就够了"。

然而,等待他的却是肾功能缺损,三级伤残,终身卧床,生活不能自理。

当时的新闻报道中,1米9的大小伙子瘦到只剩90斤,脸色惨白,躺在病床上。

他用自己的器官换来的,是140多万的赔偿金,和残缺的人生。

如今,九年过去,作为旁人,我们已经无从知道,那个消失在大众视线里的年轻人,到底过成了什么样。

因为一时的虚荣,那个年轻的大男孩付出了自己难以承受的代价,也正是因为虚荣,他过早地透支了人生,把一切可能扼杀在了17岁。

过分的虚荣就像毒药,它让人在最该奋斗的年纪选择捷径,却赔上了自己的一生。

1

那些被虚荣毁掉的人生

被所谓"面子"害惨的人,远不止卖肾的小王一个。

还记得,豆瓣小组上曾经曝光了一组聊天记录,卖家自称可以免费送Lolita裙子。

要知道,一条正版的Lolita裙子,价格可能高达几千甚至数万元,任何有理智的人都能看得出,这个"免费赠送"背后显然有猫腻。

当有人假装买家前去咨询时,卖家解释说,不是纯免费,陪睡一次,换一条裙子,"只支持同城,先看裙子,满意后再进行交易"。

在旁人看来,这种赤裸裸的肉体交易太不值当,但事实上,许多女孩趋之若鹜。

为了能在"圈子"里穿上正版高档裙,她们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当成了商品,骗自己"只有这一次",却不知道,有些"甜头"尝过一次就会上瘾。

除了卖身换裙子,还有人出卖卵子、卖裸照,只为人前光鲜亮丽的生活,却留下一身伤病。

虚荣有错吗?其实,人的本性都是虚荣的。心理学上有一种观点:社交的本质就是炫耀。人们通过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资源,换取周围人的肯定和认可。

人都是需要认可的,这是一种情感支持,也是建立自我肯定的需要。

但是,当这种被认可的需要超出了应有的尺度,把他人的认可和羡慕看得过重,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分虚荣。

在过分虚荣的人眼里,器官、身体都是可以拿来交易的,和他人的羡慕、称赞和追捧相比,这些有形的成本看起来不值一提。

以虚荣的名义做出的选择,只会一次比一次夸张。

今天,能为一条裙子出卖肉体,明天,就可能为一辆车、一套房出卖灵魂,直到坠入欲望深渊,万劫不复。

2

有些人活成了面子

有些人活成了里子

网红时代,各大平台的兴盛,让虚荣有了更多载体。有些人借助社交平台,打造"有钱"人设,获得病态满足,还有些人,因为一些出位夸张的言行,被无数人关注,趁机赚得盆满钵满。

这些人不会知道,虚荣这两个字注定是"虚"的,命运的馈赠,都已经暗中标好了价格。

去年,一个叫"韩安冉"的网红离婚撕逼的消息被推上微博热搜,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她从何而来。

原来,她是曾经在《变形计》里放话"活到老,整到老"的女孩。

当年她14岁,就已经对整容有近乎疯魔的痴迷,小小年纪,就在脸上动了无数刀,定期需要注射玻尿酸维持面貌。

当被问到,为什么在整容上这么拼?那个14岁的女孩毫不在乎地说,因为变好看了才会有更多人喜欢自己。

节目最后"改造结束"时,她曾经说,自己以后要好好生活,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取出下巴里的假体。

事实上,她根本没有兑现诺言,继续用夸张的整容脸走网红之路,坐拥500万粉丝的她,接推广、接商演,顺便还闪婚闪育有了一个孩子。

和所谓的"遇到真爱决定结婚生子"比起来,婚姻和生育就是韩安冉炒作的手段。

她的前夫也是网红,两人公布恋情时炒作了一波,中间闹分手、自曝流产又炒作了一波,随后奉子成婚、回归家庭的戏码收获了不少粉丝的好感。

没想到,结婚8天就开始闹离婚,后来还和婆婆连麦,给几十万网友直播线上对骂,自曝被老公扇了几十个耳光。

仅仅九个月的时间,韩安冉经历了结婚、生子、离婚、撕逼,最后成功地冲上了热搜榜,收割了流量。

这种畸形的成功会给多少同样年轻的孩子带来不良影响?

没人知道。

但那个刚刚出生就被父母当成筹码的小婴儿,成了最无辜的牺牲品。

《一代宗师》里说,人这一辈子,有人活成了面子,有人活成了里子。

韩安冉把自己的人生当成狗血连续剧,以为自己挣到了面子,其实只是活成了一堆烂泥。

3

别让孩子成为虚荣的牺牲品

虚荣的根源,其实是匮乏,所谓"越缺什么,越要炫什么"。

家境越是平凡的人,越希望一夜暴富、炫名牌名车;外表越是普通的人,越希望通过奇装异服来吸引注意;平时越不起眼的人,越希望一鸣惊人,成为关注的焦点。

心理学上的"禁果效应",说的就是越得不到的,越想要。

那些虚荣的孩子,大多是把曾经的匮乏影射到了自己的行为上。

这种匮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来自孩子自身,还有一种来自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

有时孩子并没有意识到虚荣的存在,他们根本分不清"想要"和"需要"的区别。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洞察就显得至关重要。

金星曾在节目中分享过自己的经历。

有一天,女儿的老师给她打电话,说孩子在作文中提及"自己买了一双10000元的鞋子",老师委婉地建议她,不要给年幼的孩子买这么贵重的东西。

金星强压着怒火和老师解释了一番。因为她知道,自己并没有给女儿买过上万的鞋子,唯一的可能就是孩子吹牛了。

等女儿到家,金星拉着她就到鞋柜面前,非常严厉地问她:"哪双鞋子花了一万多?"

女儿被她严厉的态度吓哭了,这才坦白,自己是在作文中吹牛了,希望能引起别的孩子的羡慕。

金星郑重地告诫女儿,小小年纪不要有这种虚荣心,还让她重新写了一篇作文,并对这件事做了检讨。

节目最后,金星说:"孩子是最单纯的,只懂得天气冷了要穿暖和一点,如果大人没有引导,孩子根本不会知道什么是名牌,而孩子穿名牌不过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心。"

相比之下,有些父母把自身内心的需求投射到孩子身上,反而让孩子变得浮夸。

给孩子创造好的物质条件,这是为人父母爱的本能,但千万别让孩子成了行走的品牌标签。

当孩子习惯了这些因为物质而获得的关注和赞扬,他们就会不自觉地去维持优越感,不断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旦失去了关注,心态的失衡反而会让他们误入歧途。

4

内心的丰盈

才是真正的快乐

身为父母,没有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虚荣的牺牲品,但事实上,无数家长却在无形之中刻意制造着"匮乏",把孩子推向了虚荣。

多少人习惯限制孩子的合理需求,用行动告诉孩子"你不配";

多少人剥夺了孩子的选择权,强行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他们的愿望,贴上"虚荣"的标签;

又有多少人,生怕孩子受自己曾经受过的苦,一味追求物质满足,却忽视了陪伴的温情。

当我们不希望孩子走向虚荣时,请务必让自己成为他们最坚强的后盾,用行动告诉孩子,内心的丰盈比物质的虚假繁荣快乐百倍。

与其苛刻地对待孩子,不如带着孩子读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开拓视野,见识广阔世界。

当一个人知道最好的,也能忍受得了最差的,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沦为虚荣的奴隶呢?

心理学者李雪在《走出剧情》中说过,一个家庭的消费观念,应该是

"能满足孩子的,尽量满足。满足不了,或者不想满足,可以拒绝,但不要道貌岸然地攻击孩子虚荣、自私、不懂事。"

用爱来填补空缺,用理性来引领欲望,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最高明的智慧。

● 互动话题 ●

孩子要买与家庭收入不符合的商品

你会答应吗?

LG高智商低情商!该如何调教呢?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