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不想住别人家”被寄养的孩子,是被父母折翼的天使
原标题:"妈妈,我不想住别人家"被寄养的孩子,是被父母折翼的天使
表姐和表姐夫一直在国外工作,他们走时,孩子才一岁,他们走后,孩子由爷爷奶奶负责照看,这一来一去就是整整5年。今年,表姐表姐夫回来了,孩子也已经是个6岁的大姑娘了,表姐看着女儿,眼泪花花地冲过来想抱抱女儿,然而女儿却被吓得转身抱住了奶奶了大腿。
无论爷爷奶奶如何引导,反复告诉孩子这就是平时和她视频的爸爸妈妈,可是孩子就是和这从手机里跳出来的爸爸妈妈亲不起来,一旦对视,目光立刻挪开,更别提要爸爸妈妈抱一抱、亲一亲了。
表姐很是苦恼,她觉得这5年,如此辛苦在国外打拼,都是为了孩子,好不容易回来了,却和孩子变成了"陌生人"。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孩子,或者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资源,于是将孩子寄养在亲戚家,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好的安排,殊不知,那些被寄养的孩子心里却有一堆苦水不知道找谁述。
知乎上有网友根据自身经历总结了寄养对自己性格的影响,他说:"深藏心里的自卑,不合时宜的谄媚,时刻伴随的不安全感,心甘情愿地想要成为生活的配角……"
那些从小被寄养的孩子,在最需要跟父母建立心理依恋感的时候,亲子之间的紧密连接生生被距离割断,他们变成了有爹有妈,却看不见、摸不着、感受不到父爱母爱的"孤儿"。这种心理上的遗弃感会给孩子带来很多性格缺陷,而这种缺失是父母挣再多钱都无法弥补的。
知乎上有网友提问:如何看待被寄养的孩子?
回答区里,有个高赞的答案:被寄养的孩子,是被父母折翼的天使,他们辛苦来到世间,却与父母相隔万千,爱成了最大奢侈。
可不是吗?从小被寄养在别人家,不管别人如何对待这个孩子,他都会有一种被抛弃、不被爱的感觉。很多网友都是在成年后,再回忆起当初被寄养的时光,都觉得就像噩梦一场。
有网友回忆起被寄养时的经历,表示那时候特别拘谨、特别敏感,时时刻刻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让别人不开心、不舒服。尽管自己已经很小心谨慎了,但是还是会在意别人的言语或者表情,那种如履薄冰的感觉别提多难受了。
还有高三学生谈起寄住表姑家的经历,自己做事束手束脚,就连吃饭时都不敢夹肉,夹菜也不敢夹太多。那种感觉总结起来就是:压抑、很压抑。
还有网友直接说寄养经历就是"噩梦般的体验",尽管现在已经43岁,可是寄养时形成的"性格软弱,疑神疑鬼,性格孤僻,有强迫症"等表现一直如影随形,挥之不去。
不仅如此,这些从小被寄养的孩子,和亲爹亲妈的感情也很疏离,即便回到父母身边也和他们亲近不起来,心里总有"被遗弃"的隔阂。很多网友说长大后很少回家,因为感觉不到那里是自己的家,也感觉不到家里的温暖。
那么多过来人都在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寄养孩子并不是为孩子好,再苦再难,爸爸妈妈们也请把孩子带在身边吧。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讨论亲子陪伴,颜如晶说:"孩子的人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1集到第20集,他会慢慢改变。电视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是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去的。1到20岁你不看了之后,你就永远都看不了了。"
是啊,很多父母觉得我放弃了现在对孩子的陪伴,却拼尽全力为他搏一个将来。殊不知,你现在的放弃,是孩子一生的痛苦,也是爸爸妈妈们医生的遗憾,且无法弥补。
中国青年报曾对全国31个省区16214人进行了"寄养"方面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
53.4%的人反映孩子容易任性叛逆,49%的人反映孩子性格更懦弱内向,47.7%的人反映影响孩子的活力。
67%的人反映影响亲子感情,45.9%的人反映接回来后难以融入家庭环境,57.6%有人反映寄养弊大于利。
62.9%的人希望父母亲自带孩子,72.4%的人认为父母应该多陪伴孩子。
也许,把孩子寄养在老人或者亲戚家里,是某些情况下父母"不得已"的选择,比如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实在无暇照顾孩子;有的父母工作环境教育条件有限;有的父母有情感纠纷,没办法给孩子提供正常生活环境……但是,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寄养给孩子人生带来的问题和缺陷。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来到这个世上是因为父母的召唤,父母们千万不要一边召唤他们前来,一边"狠心"地折断他们的翅膀,让他们一直活在伤痛中。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