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儿子偷玩游戏,孙俪却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竟得到网友们点赞

发表于:2025-01-08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08日,原标题:儿子偷玩游戏,孙俪却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竟得到网友们点赞什么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拥有自信、诚实的品质?这个问题,是我们常常拿出来讨论的。为此,我们曾写过这些专题,比如:你给孩子的爱,设置

原标题:儿子偷玩游戏,孙俪却奖励,这样的教育方式,竟得到网友们点赞

什么样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拥有自信、诚实的品质?这个问题,是我们常常拿出来讨论的。

为此,我们曾写过这些专题,比如:

你给孩子的爱,设置了"前提条件"吗?

无条件满足vs溺爱的区别?

佛系育儿的精髓: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

最近,我们看到孙俪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件育儿小事:

原本规定周一到周五不能玩游戏,但是她儿子等等没忍住,偷偷玩了。结果等等不但没被惩罚,反而被奖励可以再玩20分钟↓

原因是等等在偷玩游戏后,不仅没有撒谎,还勇敢向妈妈坦白。因为这一份勇气和诚实,孙俪才奖励他。

为何犯错了却还得到奖励呢?这件事里,其实看到了无条件接纳和信任的影子,或许也正是这样的育儿态度,才能滋养出诚实勇敢的孩子吧。

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景,你会怎么处理呢?

1

父母的不同反应

决定了孩子的态度

相信作为父母,难免会遇到以下几种情景:

当你发现卧室的墙上全都是孩子用画的画时,他们却说是不在家的爸爸画的;
他们白天在家各种闹腾,结果当你问他们在家有没有好好听话时,他们却说自己很乖;
当他们把家里的东西弄坏时,会推脱说不知道,他们没动过;
当你问他们书包里的玩具是哪里来的时候,其实是他们不经过他人同意带回来的,却说是对方送自己的礼物;
……

还有各种五花八门的谎话。其实据多伦多大学儿童研究所的李康团队研究发现,现在的孩子在2岁左右就会撒谎,3岁时撒谎率达到50%,4岁时达到90%,到7岁时则达到100%。

其实,撒谎并不是问题,毕竟科学家发现:越早撒谎的孩子越聪明!

值得讨论的是,什么决定了有些孩子能勇敢承认,而有些孩子会为了圆谎选择编造更多的谎言呢?

关键是父母,尤其是孩子坦白之后父母的反应。

一般而言,会有这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一种是惩罚伺候,一种是肯定孩子的勇敢和诚实。

首先是惩罚伺候的。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妈妈发的帖子。她的儿子喜欢咬指甲,训过孩子几遍,但几乎常年都剪不着指甲,不管什么时候看孩子的指甲都是秃的。

在这位妈妈发帖前一会,孩子又用自己的牙齿将指甲撕劈了,喊了父母过来。

孩子爸爸问:是不是又咬指甲了?
孩子说:不是我咬的!
爸爸大声说:那是怎么弄的?
儿子指着床说:是在床这杵的。

孩子爸爸认为孩子撒谎,大声喝道:再说一遍!

结果孩子还是说床杵的。然后就是巴掌伺候。

两次推倒加巴掌伺候后,孩子爸爸又问了孩子到底是怎么弄的?孩子依然说床杵的。接着又是一通打。

这时,孩子妈妈看不过去,告诉孩子:你不说实话还得挨打,快说怎么整的,说实话就不打你了,是不是咬的?

许是被妈妈说的"说实话就不打了"打动了,孩子承认了。

然而孩子还是又一次被爸爸推倒并打了屁股。

孩子明明坦白了,但是还是免不了挨打,试想下一次孩子再听到父母说:你把实话说出来就不打你了,他们还会相信吗?

同样的事情,如果一开始父母看到孩子的指甲撕劈了,是先关心孩子是否疼痛,处理好孩子的伤口之后,再询问孩子原因。

而当孩子坦白后,先肯定他们的诚实,然后了解孩子咬指甲的原因,最后再一起想办法改掉这个习惯。

这种做法不仅能让孩子变得坦诚,同时还能解决问题。但如果选择的是惩罚的方式,孩子下一次不仅还会咬指甲,甚至会想办法编造更真实的谎言,来企图骗过父母。

因为他们会认为就算说实话,父母也不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还会招来一顿打。

之所以两种不同的反应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是因为两者给予孩子的体验是不同的

肯定孩子的这种方式,是给孩子提供了保持性环境。

那什么是抱持性环境呢?

2

抱持性环境

抱持性环境是由英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伍兹·温尼科特提出的,他是当代精神分析客体关系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在他40多年的工作中,亲自咨询和观察了6万多对儿童和父母,获得大量的临床经验。

他认为好的父母会提供抱持性环境,当孩子表现好的时候给予认可,当孩子受到挫折的时候,不贬低,反而给孩子提供支持。

《狮子王》中的狮子王木法沙和儿子辛巴的相处就充分展示了抱持性环境。

一次,木法沙带儿子辛巴爬上山顶,他告诉辛巴,眼前的这片土地,将来都是你的领土,你就是将来的世界之王!

听到自己是"将来的世界之王"后,辛巴自信的昂起头,说:我就是世界之王!

结果天空中突然飞来的一只大鸟,就吓得辛巴赶紧躲到了爸爸身后。

木法沙见状并没有嘲笑辛巴胆小,反而鼓励辛巴。

当听到辛巴闯入阴暗之地,被鬣狗围攻时,木法沙立刻前往救出儿子。

他总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予辛巴最大的支持。

哪怕后面辛巴退缩离开王国,木法沙也没有放弃儿子,并告诉儿子自己作为国王,最自豪的事就是有他这个儿子。

这就是抱持性环境。

在抱持性环境中,父母会给孩子这样的感觉:

你做的好我爱你,你做的不好甚至做坏事时,我依然爱你;
无论你好还是坏,我都稳稳当当的在这里,相信着你、爱着你;
在你失败的时候,我不会讥讽、贬低你,而是会承接和帮助你。

简单来说,就是无条件信任和接纳孩子所有的一切,并且能让他们在这个环境中体验到充足的安全感,容许他们的本能排山倒海般涌出,不用担心会被攻击、讽刺、报复。

3

成长需要抱持

而不是威胁和打骂

孩子的成长需要抱持性环境。因为随着成长,他们总会有面临抉择和恐惧的时候。

勇敢不是不害怕,而是当他们需要面对自己害怕的事物时,如果有父母的支持和信任,那么在思考和抉择时,他们也会更有力量。

同时,根据大量的事实证明,0-3岁的孩子往往得到的是毫无保留的抱持。因此,他们总是可以快速地习得一些技能,例如说话、走路等。

然而到了3岁之后,父母对孩子有了期望和对比,抱持性环境就慢慢减少了。

但是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15岁之前都是非常需要这种抱持性环境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父母都太过关注孩子的不足,而忽略了他们的优点,常常会选择威胁和打骂的方法。

例如考试。孩子如果考试没考好,有的父母就会直接拿孩子最喜欢的事物进行威胁,"如果你下次再考成这样,你就别想……",有的会直接棍棒伺候。

如今很多父母都已知晓,孩子0-3岁时给予孩子"无条件满足"的环境,对孩子一生的安全感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可惜的是,很多家长其实错过了这个阶段,那究竟还有什么办法能弥补吗?

或许那个"弥补"的办法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保持性的环境。

为了孩子,你做得到吗?

责任编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