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吃完这碗饭就能出去玩儿”!祖母原则对孩子为啥屡试不爽?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原标题:"吃完这碗饭就能出去玩儿"!祖母原则对孩子为啥屡试不爽?文丨福林妈咪"来宝贝,再吃一口,吃完这碗奶奶就带你出去玩儿!""来,洗洗脸,洗完脸才能看动画片。""今天把作业都写完,明天妈妈带你去游乐

原标题:"吃完这碗饭就能出去玩儿"!祖母原则对孩子为啥屡试不爽?

文丨福林妈咪

"来宝贝,再吃一口,吃完这碗奶奶就带你出去玩儿!"

"来,洗洗脸,洗完脸才能看动画片。"

"今天把作业都写完,明天妈妈带你去游乐园!"

然后宝宝就乖乖听话了……

很多家庭都会出现这样一幕,用一根胡萝卜来吊着孩子,"诱惑"孩子去克服眼下不喜欢做的事,可以说是很多家长的带娃绝招了。

说起来简单,但这个技巧背后,却蕴含着一个心理学原则:"祖母原则"。

这个名字就形象的反映出它的一部分特质,确实,现实生活中正是很多长辈用激励的方式来调动孩子参与一件事情的积极性。

在行为主义学当中,"祖母原则"又叫做 普雷马克原理,指用高频的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或者说用学生喜爱的活动去强化学生参与不喜欢的活动。

普雷马克做了一个实验,让孩子们从两种活动中选择一种,一个是谈球机,一个是吃糖,有的小朋友喜欢玩儿投球机,另一部分孩子喜欢吃糖,他们都按照自己的喜好做出了选择。

普雷马克就将孩子选择的活动作为奖励,也就是强化物,来探究孩子们做另一项活动的频率。

果然,对于喜欢吃糖果的孩子来说,用糖果来奖励,就会增加他们玩儿投球机的频率,相反,对于喜欢玩儿投球机的孩子来说,用投球机来做强化物,可以提高他们吃糖果的频率。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林恩·克拉克博士在《救助父母》一书中引用过, 他认为,应用祖母原则可以帮助孩子去做他们不乐意做的事情。

听起来这个结论好像有点简单,操作起来好像也并不复杂, 不过,有的家长用可以用好,而有的家长用,却并不见效。

想要知道他们的区别在哪儿吗?

一、保持吸引力

比如用A来作为奖励,那么这件事能不能对孩子产生足够的吸引力,以及能不能产生持续的吸引力,对孩子的发展有没有帮助,都是父母要考虑的问题。

总能找到让孩子开心兴奋的点,是父母的一种能力。

有的父母工作比较忙,对孩子的生活知之甚少,只能用给钱来对孩子好,但给多了,孩子也并不开心,那这个奖励就不足以对孩子产生吸引力。

所以,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孩子。

比如孩子喜欢玩儿变形金刚玩具,那么父母对变形金刚的了解就很重要,都有什么型号,限量版的多少钱,孩子最喜欢哪一款等等。

还要知道孩子每个阶段喜欢什么。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今天想的和昨天可能完全不一样,随时了解动态,才能给出孩子最期待的方案。

另外,我们还要结合孩子的健康发展来考虑。

孩子喜欢玩儿手机游戏,那么总拿可以玩儿游戏来激励他,无疑是给"玩儿游戏"的诱惑力加码,让孩子更容易沉迷其中。但是一味拿父母觉得健康的事情来奖励孩子,也不会起到效果,还容易让这个祖母原则在孩子面前失去价值,所以这中间的度需要父母来把握。

孩子喜欢而父母也觉得健康的项目有哪些?

比如:

外出游玩儿,游乐园、电影院、海洋馆、公园等;

旅游,周围景点游、省内景点游、省外景点游、国外景点游;

自制零食甜品,妈妈做的花样辅食,值得信赖的品牌出的健康零食;

自主时间增加,比如饭后、睡前等自主时间的延长;

喜爱的玩具,毛绒玩具、高科技玩具、手办等;

……

要想简单的套路永远有效,肯定要给对方一个不容拒绝的理由。

二、顺序很重要

想让孩子完成B,用A来做激励,那就一定要先让孩子做B,然后才能做A,祖母原则的顺序不能变, 因为孩子的自制力不能高估

当我们提出这个交易条件的时候,孩子会来和你讨价还价:我作业一定会写的,能不能先看会儿电视?

多少妈妈的"血泪经验"告诉我们,孩子嘴也是"骗人的鬼",这是不靠谱的,如果孩子真能管住自己,还需要爸爸妈妈用祖母原则这样的迂回战术吗?

小孩子即使做了约定,想单靠自己的力量,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是很难的。

而且做不到这个结果, 还会加重孩子的内疚情绪。

内疚情绪虽然代表孩子还知道自己违背了诺言,知道自己忽视了学习,还不算太坏。

但这并没有什么用, 内疚情绪并不能使人产生做事情的动力。

我们想想自己就知道了,控制体重的时候,我们不也知道这碗饭不应该吃吗?还不是一遍内疚一遍吃。

自律就像一个弹簧,总是绷着也会疲惫,当孩子把自律意识用在愧疚上,那么到了改变的时候,孩子的 自控能力也就用完了

更糟糕的是,这件没有完成的事,会成为孩子心中过不去坎, 他会把它想的特别难,特别痛苦,自己吓住自己。

而祖母原则恰恰相反,它用来激励孩子的,不是没有做到某件事的愧疚感,而是去做某事可以得到好处的积极性。

当孩子在激励的作用下尝试做不想做的事,他会慢慢发现这件事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困难,真正开始之后很快也就结束了,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恐惧情绪就会慢慢抵消,这才是一个治愈的过程。

责任编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