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父母的谎言有多“真实”?知乎2000万热帖:我不惜钱,只是为孩子

发表于:2025-01-05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5年01月05日,知乎2000万热帖告诉你,那些被父母多次爽约的孩子,后来咋样了?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开始都是完好无损的,但只要有了裂缝,就很难拼回到原来的样子。而父母对孩子的承诺就如同镜子一般,父母一次次的谎言,一次

知乎2000万热帖告诉你,那些被父母次爽约的孩子,后来咋样了?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开始都是完好无损的,但只要有了裂缝,就很难拼回到原来的样子。

而父母对孩子的承诺就如同镜子一般,父母一次次的谎言,一次次的违约,就像是一道道裂缝,刚开始并不明显,但时间一长,孩子就很难再信任自己的父母了。

知乎上有一位父亲发出了一条关于诚信教育的疑问,而这条疑问引发了2000万网友的浏览。

这位父亲在问题中提到,孩子今年5年级,一直保持在全班10名左右,为了更好地激励孩子进步,家长决定投其所好。

告诉孩子如果期末考试能考到全班前3名,就给他喜欢的网络游戏里充588元,父亲没想到这招非常奏效。

成绩一出,孩子果然考了个第三名,但问题是父亲觉得给儿子往游戏里充钱是害了他,所以不想兑现承诺。

并且给出了一个很好的理由,说自己不是心疼钱,只是为了孩子好,如果是买书、报课,花多少钱都无所谓。

此言论一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议,大部分网友都认为父亲这种不兑现承诺的行为,像极了自己的父母。

01而那这些被父母多次爽约的孩子,后来咋样了?

1)"真实"的谎言,代代相传

刚出生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看到什么就会说什么,在纯真的世界里,没有谎言与真实的冲突。

但为什么孩子长大后就变成了"谎言收割机"呢?不得不说,这是父母做的"榜样"。

很多父母都会抱怨,孩子难管,总是说谎,打骂都不管用,但父母很少检讨自己,是不是自己也有同样的问题。

父母不守诚信,一次两次,孩子可能不以为然,但很多次之后,孩子就会模仿父母,慢慢地认为不诚信是一种正常现象。

于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变成了一个不守诚信的人,就这样"代代相传",诚信只是一个"符号",并没有实际作用。

2)父母多次爽约,孩子用一生兑现

张歆艺和袁弘是娱乐圈中的一对模范夫妻,二人的相处模式也被很多人效仿,在《做家务的男人》这部综艺中,张歆艺提到了自己的父母。

她说自己小时候特别喜欢白球鞋,父母曾答应她,如果成绩考到某个名次,就会给她买,于是她拼了命地学习,最终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但遗憾的是妈妈失信了。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不!张歆艺成名之后,为自己买了很多双白鞋,家里的鞋也基本都是白色的。

她自述道,其实自己能理解父母当时的窘况,但却很难释然,疯狂地买白鞋也只是为了弥补当年的愿望,兑现父母的承诺。

武志红老师说,人生不过是一场轮回,父母失掉的诚信,无法兑现的承诺,终究无法抹去孩子的记忆,等到他们长大之后,开始了疯狂的"兑现"之旅。

但幸运的是,这类孩子能够认识到自己父母的错误,相信他们在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之后,也能兑现家人、朋友、以及孩子的承诺。

02面对"不情愿"的承诺,父母该如何兑现给孩子?

正如知乎中的这位爸爸一样,其实是很多父母的真实写照,希望用"投其所好"的事物来"糊弄"孩子取得好成绩,然后又以各种理由拒绝兑现,在这里可以给家长一些建议。

首先兑现承诺,然后再讨论其他。既然承诺已经生效,那兑现就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无论父母愿不愿意,都要对自己说出的话负责。

其次如果家长觉得兑现之后,会对孩子不利,那可以和孩子进行探讨和商量,让孩子对他的行为作出承诺,而是否兑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态度。

最后父母要以身作则,如果只是在口头上宣扬"诚信可贵",而实际行动却"背道而驰",那家长就不要希望孩子能再次"上当受骗"。

毕竟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人与人的承诺是一种社会属性,是需要双方来共同完成的,如果一方无法兑现,又怎能要求另一方做得完美?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