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奠定孩子的人格底色,做好这三步

发表于:2024-12-26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6日,一、闺蜜过得一点都不好。闺蜜家的孩子贝贝已经三岁了,正是爱说话的年纪,平时能背好几首古诗。但是,在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大人们让贝贝表演,贝贝却缩在妈妈后面,一声不吭。"贝贝,给叔叔伯伯背一首《静夜思》吧

一、

闺蜜过得一点都不好。

闺蜜家的孩子贝贝已经三岁了,正是爱说话的年纪,平时能背好几首古诗。但是,在过年走亲戚的时候,大人们让贝贝表演,贝贝却缩在妈妈后面,一声不吭。

"贝贝,给叔叔伯伯背一首《静夜思》吧......来,床前......"

"对,贝贝,来背一个,叔叔,给你一个大红包......"

......

但是,无论大人怎么说,贝贝就是不背,憋着嘴,眼眶开始红了起来。

"哎呀!我们家贝贝就是胆子小。要多练练胆量。"闺蜜忙说道:"贝贝,我们要多向浩浩哥哥学习,你看,浩浩哥哥刚刚背了好多首诗呢。"

于是"多练练胆量"成了闺蜜春节的育儿功课。每到一个亲戚家,闺蜜都用尽办法,软硬兼施地让贝贝背古诗,起初贝贝还会小声地背个一两首,但是慢慢地她再也不愿意背了。

"你在家不是会背的吗?怎么到了别人家就不背了呢?你要上幼儿园了,胆子可不能这么小了!"闺蜜在车上对贝贝说。

"我再也不背古诗了。"贝贝委屈地哭了起来。

二、

贝贝的经历让我痛心,而闺蜜却百思不得其解,她觉得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别人家的孩子会背,我们家的孩子不会背怎么行呢?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育儿经历――

曾经,我也和闺蜜一样,4岁的儿子很喜欢背英语单词,我也喜欢带着他"巡回演出",听着亲戚们夸奖的话语,看着孩子流利地背出单词,比其他孩子优秀的时候,我经常沾沾自喜。

直到有一次,儿子一时间忘记背不出来,在那里涨得满脸通红,甚至发起了脾气,哭了起来,怎么安抚都不起作用这时我才逐渐意识到:孩子无意中将背单词的好坏等同于了自己的好坏,背单词已成为他"讨好"大人重要途径。为什么我只记得让他背单词,而忽视了这一点呢?

在练习的时候,如果孩子背得好,我总是把最好的夸奖给他,而当孩子背不好的时候,我就冷脸相待,这样,孩子就会把背好单词看得特别重要,背不好单词的时候就有各种情绪。如果这样下去,我甚至已经能够预想到孩子未来的样子:好胜心强,抗挫力弱,需要在别人的认可中找到自己。

我们觉得让孩子背好古诗、背单词、算好数是为了孩子好,能让他们比其他孩子优秀,赢在起跑线上,孩子有时甚至成了我们和其他家长"攀比"的工具,能算出数我们有面子,算不出我们丢面子。

我们还在恼怒之下将各种威胁恐吓法,激将法,冷嘲热讽法都用在了孩子身上,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孩子真正需要的东西――比如接纳、理解、倾听、真诚的鼓励、全心贯注的协助等等,是什么遮挡住我们的"眼"呢?

三、

育儿专家高岚老师曾经在《面对育儿中的焦虑,怎样做才是"对"的?》中提到:我们这一代(80、90后)都是被"比"着过来的。

".....1977年恢复高考,所有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个通往天界的道路,我们通过在知识的考试中不断被比较,淘汰,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步一步在那条往天界的道路行走......

我们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我们的父母,整个社会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好好读书将来才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大学才会有好的工作好的生活。

正因如此,家长会有这种思维模式:如果孩子输给别人,就上不了好的学校,将来就找不到好的工作,找不到好的工作,孩子将来就过不了好的日子……在当前,'孩子比不过别人'与'过不上好日子'等很多不好的结果都自动联系在一起......"

所以,一旦当我们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如别的孩子,特别是在知识方面,我们就会特别焦虑和恐惧,而这种焦虑、恐惧会遮住我们的"眼",并且通过我们的行为(比如指责、惩罚)传递给孩子,打击孩子的信心,带来更大的育儿问题。

"而另一方面呢,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不断地跟别人比较,并且希望能赢。因为只有比赢了,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才是被认可的。等我们成为家长后,我们就把我们的孩子当做我们的另一份考卷,我们把自己的孩子跟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满足自己。一旦孩子做不好,我们就像回到小时候考试考不好的时候,我们会感觉到非常大的自我挫败。"

所以,当我们的孩子没办法在别人面前展示出好的一面,我们就会生气、焦虑,觉得很没有面子,而这种焦虑、生气也会把我们的"眼"遮住,让我们看不见孩子真正的需要。其实,所谓"巡回演出",是我们的需要,我们需要这样的表演去证明"我是一个好妈妈,看我把孩子教育得多好",但这并不是孩子真的需要的。

想到这里,我后悔莫及,眼前又浮现出孩子委屈巴巴的小脸,还有曾经他因为不愿意背单词而大哭大闹的场景。这不正是对我"看不见"他的这件事情的抗议吗?而我当时却在指责他没有耐心,整整一天没有理他。

四、

现在,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都不会着急去问怎么办,而是会用上高老师提到的方法――先看看这个问题的出现是不是跟孩子的年龄发展有关,跟孩子先天特质有关?然后还要看看是不是和我们自己有关?是不是和自己以往的经历,所处的社会、家庭,甚至自己的特质等等有关?

家长自身的问题对孩子的影响是无处不在,我们只有在觉察到的基础上才能减少它们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而这个过程是个漫长的,需要不断修炼的过程。

所以,我把每一个育儿问题都当做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也是一个自我觉察、看见自己的时机,我们可以透过这个问题去发现,去看见我们自己,调整好自己,做足够好的父母。

在你的育儿过程中,

是不是也有很多育儿问题和育儿焦虑呢?

养育孩子时,

要怎样去觉察孩子的问题和自身的关系呢?

听听高岚教授怎么说: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