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婆媳共育儿,发生矛盾是必然?看智慧妈妈如何规避并解决问题

发表于:2024-12-26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6日,原标题:婆媳共育儿,发生矛盾是必然?看智慧妈妈如何规避并解决问题最近几天我身体不好,头疼的厉害。因此总是早早的搂着小宝就睡了。昨天晚上睡到小半夜,被闺蜜执着的手机铃声惊醒,整个人还没有清醒过来,迷迷糊

原标题:婆媳共育儿,发生矛盾是必然?看智慧妈妈如何规避并解决问题

最近几天我身体不好,头疼的厉害。因此总是早早的搂着小宝就睡了。

昨天晚上睡到小半夜,被闺蜜执着的手机铃声惊醒,整个人还没有清醒过来,迷迷糊糊的接通电话,没有来得及问她怎么了,她已经带着哭腔说,自己现在在外面,问我方不方便她来我家里住几天。

呃?!

我一下子清醒过来。连连点头说"方便方便",一边赶紧穿好外衣,到客厅等她敲门。

原来,闺蜜在家中受了"夹心气",一时恼怒,"离家出走"了。

闺蜜年前刚刚生下小宝贝,因为是中年得子,所以一家人都宝贝的不得了。爷爷奶奶自然而然的承担起照顾小宝宝的职责。

本来闺蜜觉得有老人的帮忙,自己的确轻松不少,日子也好过许多。

可是很快,她就发现在宝宝的教育问题和吃喝拉撒等各个方面,自己和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有着很大的分歧。

而且爷爷奶奶本就过于强势,这也是当初我们几个闺蜜都说她老公的脾气比较柔和的原因之一吧!

也正因为如此,闺蜜老公在"婆媳"的纷争中,往往会站在自己父母的一边,让闺蜜颇有些下不来台。

今天是一个矛盾的激增。

最近她在网上听了一些专家育儿讲座,也加入了一些育儿的微信群。专家说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闺蜜也特意买回一堆育婴的书。

每天晚饭后,闺蜜就像模像样地当起宝贝的"启蒙老师",给宝贝念念书,读读诗。今天晚上,本来要带宝贝出去散步的婆婆,看见宝贝就被闺蜜抱走念诗,就有些带气的说:"小宝才半岁而已,话都不会说,还能听唐诗?你别把孩子教傻了啊?"

闺蜜气不打一处来,冷眼说:"胎教都管用,言传身教难道没用?再说了,我家宝宝的智商像我,打小就聪明!"语音一落,婆婆立即哭着说:"我就知道,你不欢迎我们来,我们这就回家去,果然是娶了媳妇儿忘了娘!"

家庭战争爆发,自然而然那边是一家人,这边只有自己。

以闺蜜哭着冲出家门而结束。

忽然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也是一位妈妈所写,她同样是因为教育孩子的观点不同,与孩子的爸爸以及爷爷奶奶屡屡发生冲突。

最终的一次,孩子当着她的面,打坏了她的东西,然后公然诬陷于她;爷爷奶奶自然是对孩子偏爱至极,极力谴责这位妈妈对孩子的不负责任;而孩子的爸爸,则认为这位妈妈有些小题大做,和孩子一般计较,钻牛角尖……

这位妈妈终于累了,选择了放弃婚姻、放弃孩子,孑然一身伤心离开。

其实,身边真的有不少的朋友在孩子的教育冲突中变得焦虑,因为往往是身为妈妈,总是处于四面楚歌的地步。

然而当家里的大人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无法达成共识时,孩子自然而然就会钻空子。

恶性循环越来越迅速,家庭风暴迭起,最终若是都无法改变,只能以伤痕累累而告终一段婚姻,结束一个家庭。

【家人的参与感太强】

现在的年轻父母,人在中年,多处在事业的上升期,在家中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

若是舍弃事业去照顾孩子,想必有很多人心有不甘;若是请保姆专门照顾孩子,想必很多人心怀忐忑;最终,还是觉得把孩子交给自家人放心一些。而退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正好是最佳人选。

所以,隔代看孩儿,成为一种默契。

因此也有了"你现在不给我看孩儿,我将来不给你养老"这样的话题,居然赞成率也蛮好。

生活自然是各有各的活法,于道理来讲,这种的说法当然不妥;但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子非鱼,焉知鱼之乐"?所以,这个话题赞成也罢,反对也好,我们这里暂且不提。

单说"隔代养娃",老人自然有老人的想法,也有自己带孩子的经验。所以,意见总是会有不统一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往往就是聪明的孩子钻空子的时候。

父母要求严格,就往爷爷奶奶那里跑;爷爷奶奶自然会护着自己,甚至把爸爸妈妈当年的那些糗事儿翻来覆去的讲,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

父母在孩子心中,自然也就没有了该有的威严。

我还看过一种很是形象的说法:

把自己的小家庭比作一间公司,那么爸爸、妈妈应该是全资股东、最高负责人,有各项事务的决策权,当然孩子长大之后也有参与权。

但不少家庭,接受了来自长辈的各种"投资"--资助买房、伺候月子、帮助带娃等,于是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因为自己的"投资",拥有了这个家庭的或多或少的所有权,成为了"股东"。

既是股东,就要发表意见、参与决策,有的还要求自己有"一票否决权"。这样的治理结构,让原本简单的家庭事务变得复杂无比,作为一家之主的爸爸妈妈,如何能不累?

更糟糕的是,有的爸爸妈妈,连一家之主的地位都不保,自己的家庭事务,还需要听凭自己的父母做主,于是大家更是劳心劳力,矛盾丛生。

不过,我还有一个朋友,刚生完孩子之后的处境和闺蜜一模一样。同样是强势的公婆,同样是嗷嗷待哺的奶娃娃,唯一不同是孩子的爸爸常年在外地工作。

现在她家宝宝已经3岁多了,虽然同样处于"夹心层",她却把家庭关系处理的非常得当,自己夹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如鱼得水。

按照她的经验,就是:

1、对父母,要哄,要宠,要多表扬,顺着来,旁敲侧击效果才好。

她总是会在任何时间,找任何理由,送礼物给父母(公公婆婆),感谢他们对宝宝的辛苦付出。

每当宝宝有一点点的进步,比如孩子能抬头了,会坐了,她都会第一时间感谢父母,"表扬"父母对宝宝的教育有功,让宝宝成长的这么快,这么好。

正因为她从不吝啬对父母的表扬,所以父母倒也不好意思只是照顾宝宝的衣食住行,老夫妻也格外关注"科学育儿",手机APP上也都是专家育儿讲座,家中的书籍也都是宝宝成长、育儿的知识。因此在宝宝的教育成长方面,不但和朋友不冲突,反而有些观念还比朋友要先进、观点更清晰一些。

若是在教育孩子的观点和父母有冲突的时候,她也从来不正面和他们发生冲突。要么旁敲侧击的用"请教"的模式,让父母自己思索;要么直截了当的抛出自己的观点,和父母开诚布公的讨论一番,最终愉快的达成共识。

2、对孩子,要陪,要教,要多陪伴,多夸奖,自己的时间多用于和孩子接触。

但凡朋友下班和休息的时间,她总是会把陪伴宝宝作为自己的第一职责。

朋友的观点是,家务事尽可能的做的快一些,甚至不追求那么整洁;没事儿多夸父母做饭好吃,觉得父母累了,就直接点外卖,自己也要抓紧点点滴滴的时间陪伴孩子。

孩子的教育,不管是讲故事,还是背古诗,扳着指头数数……宝宝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没有离开妈妈的陪伴和耐心的指导。

在天气不错的时候,她会带着孩子四处转转,看看大自然四季的变化,感受周边的环境……增加和孩子的情感。

在孩子面前,从不说父母的任何"坏话",总是要宝宝多心疼爷爷奶奶,有好吃的就让孩子主动先拿给爷爷奶奶吃,多说体贴的话给爷爷奶奶。

可以说,朋友用自己的高情商,最终和父母的关系,其乐融融;和孩子的关系,亲密无间。家中常常飘出阵阵笑声,公公婆婆在外面张口闭口就是夸自己的儿媳妇"能干、懂事",比自家亲闺女还亲。

而孩子的情商跟着自己的妈妈,当然也差不了。常常把爷爷奶奶挂在嘴边,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给爷爷奶奶分享;和妈妈情感更是好的不得了,才3岁多,已经成为妈妈的得力小帮手。

常常看到朋友在群里发布的一些和孩子的互动照片,和妈妈一起做烘焙,和妈妈一起旅行,和妈妈一起游玩……照片中,孩子给妈妈传递烘焙工具,帮妈妈背包,给妈妈捶背……

真是家庭氛围好的不得了,这样的气氛下,孩子爸爸也能安于工作,步步高升。

所以,如果年轻的父母一直处在"夹心层",如果家人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很难达成共识。

那么就请父母多思考,用自己的智慧,打破家庭的"迷雾";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既然进了一家门,就好好珍惜此生的缘分吧!

责任编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