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才走,孩子就上演“眼泪战争”,如何帮娃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
做幼儿园教师的闺蜜抱怨:每次开学或者小长假后,教室里都是一片撕心裂肺的哭喊,尤其是小班,刚刚有说有笑进来的小宝贝,妈妈一转身,马上哭得跟个泪人似的,还常常有连锁反应,刚刚哄好的小朋友,见到别人哭又跟着哭。
闺蜜戏称,每天早晨都是一场"眼泪战争",但她说这还不是最揪心的,最揪心的是,送宝宝的妈妈忍不住回头哄孩子,这一顿哭,那就是持久战,有的孩子扯着妈妈的衣服死活不松手,搞不好就变成母子两眼泪汪汪。
更有甚者,姥姥奶奶不放心孩子,偷偷在户外活动时趴在围墙外面看,结果被孩子看到,又是一场嚎啕,一次两次下来,孩子总会眼巴巴地望着栅栏外。
这就是大部分孩子都会经历的分离焦虑。
什么是分离焦虑呢?
它是指婴幼儿在与亲人分离过程中焦虑、不安、烦躁等各种不愉快的情绪反应。分离焦虑是婴幼儿的一种情绪体验,不合适的家庭因素和不良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导致情绪障碍、抵抗力下降,并伴有明显的社会功能损害,会影响正常的日常生活或娱乐活动。
那应该怎样应对孩子的幼儿园分离焦虑呢?
在解决孩子的情绪前,家长要先解决自己的分离焦虑,进而才能有效对孩子进行情绪情感的引导。
爸妈要充分认知,分离焦虑是一个孩子身心成长的阶段,当孩子逐渐意识到他依赖于照顾他的人,比如爸妈、爷爷奶奶,他就会把这种依赖当成自己的"圈子"。
当孩子对周围环境的变化越来越敏感,他就会对这个"圈子"越来越依赖。如果不在这个安全的"圈子",也就是在陌生的环境或者不常接触的人群中,孩子就会觉得不安全,表现出哭闹、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依恋自带物等反应。
对于孩子的这些反应,爸妈最先要做到的就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己不焦虑。幼儿从家庭环境变化到幼儿园环境的阶段,又被称为"心理断乳期"。孩子入园后的哭闹,会让家长极其不安,会多抱孩子一会儿,会在班级门口踱步,会偷偷通过窗户看孩子,甚至比孩子更焦虑、甚至愤怒。
尤其是女性家长,可能在"舍不得"的情感驱动下,会"妥协",这样是不利于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在新环境中稳定发展的。
首先,爸妈要尽早帮孩子预防分离焦虑。从时间维度上,能多早就多早。做为新手爸妈,可以把分离焦虑看做孩子与自己保持良好关系的标志,所以,要通过场景化的训练,帮助宝宝改善他们的感受,帮他们建立安全感。要让孩子知道,爸妈不在身边他们也不会有事,爸爸妈妈总是会回到他们身边的。
当孩子有语言能力后,要帮助孩子建立憧憬,潜移默化地用语言和行为告诉孩子,我们的生活环境不只是家里,爸妈要去工作,小宝宝要去幼儿园得到更快乐的生活。
闺蜜就经常利用一些场景给孩子一些暗示,比如在商场里遇到一个表达很好的孩子,她会说:"宝宝,我们问问小哥哥在哪个幼儿园啊,他学会的东西好多啊",当孩子有某方面的成长的时候,也会表扬孩子:"宝宝真棒,将来去幼儿园,一定是学知识最快的!"。
其次,多带孩子去小朋友多的地方。让宝宝自己发现,和很多小朋友一起跑啊,跳啊,笑啊,是多么有趣的事情,产生加入"集体"的小期待,让孩子建立对幼儿园的期许。
有机会的话,也可以带孩子去幼儿园里看一看,走一走,让孩子自己发现幼儿园里新鲜有趣的东西,帮助孩子发现幼儿园的洗手间和大商场一样,有小朋友专用的小马桶、小便器。然后在了解和熟悉的基础上,帮助孩子进一步"发现"安全感。
告诉孩子,在幼儿园,杯子是放在属于自己的小格子里的,午睡的床和被褥都是孩子专属的,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准备他将要在幼儿园用的物品,比如书包、被褥等。这也可以帮孩子建立对自己的责任感,消除将来可能的焦虑。
再者就是帮助孩子进行能力的培养。有的孩子刚进幼儿园时不会哭,但是吃饭、睡醒了会哭,是因为他们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
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对待分离焦虑,家长最好的态度是让孩子感受到积极乐观。不要让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感受到家长的担心和焦虑,而是要让孩子感受到坦然,用正向的引导影响孩子,而不是让孩子产生对幼儿园的恐惧。
不要说:"如果有人欺负你,你一定要告诉老师",而要说:"和小朋友在一起会好开心啊,要和大家一起分享哦!"孩子入园后,要积极帮助孩子建立和爸妈分享的习惯,让孩子分享他在幼儿园感到新鲜、感到快乐的事。
幼儿园是孩子从家庭迈入社会的第一步,消除分离焦虑,也是爸妈角色成长的重要一步。克服幼儿园分离焦虑,爸妈先行动起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