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前庭平衡失调怎么回事 孩子前庭平衡失调的原因
家长只有知晓孩子前庭平衡失调的原因,才可以科学有效的解决问题,前庭平衡失调有9大表现,有相关症状需要及时的训练,孩子前庭平衡失调怎么回事?孩子前庭平衡失调的原因,带来介绍。
孩子前庭平衡失调怎么回事?
个体感知前庭平衡主要靠内耳里的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小脑中的古小脑部分掌管着个体的机体平衡功能。
儿童的前庭平衡觉是先天在母体内初步形成的,出生后的被抱、被摇晃、自己翻身抬头、爬行、走动得到进一步加强与巩固,为个体的视知觉中的空间关系发展奠定基础。
如果母亲怀孕期间,运动不足、保胎、胎儿胎位不正、羊水过多等都会导致胎儿前庭平衡机能发育迟缓。
胎儿在母体内是悬浮在羊水之中的,母亲的运动会导致胎儿的臀部等部位接触到胎盘的内壁,从而使胎儿产生一种不舒服感。
胎儿感受到姿势发生变化后会本能地设法调节自己的身体,以使保持悬浮状态。
胎儿的这种运动是其前庭平衡觉、触觉学习的基础。
胎位不正的胎儿本来其前庭平衡就没有正确定位,空间、方位等处于混沌或错觉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
保胎的母亲往往由于害怕运动后产生激烈反应导致流产,因此常常拒绝运动。
胎儿在母体内所得到的刺激相对有限,导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统和触觉系统先天不足,感觉运动统合失调表现明显。
羊水过多的母亲,尽管自己运动较多,但由于孩子在更多的羊水保护之中,很难有机会与胎盘内壁接触到,导致孩子失去诸多必要的触觉和前庭平衡觉学习机会,诱发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儿童早期活动不足,爬行不够也会导致前庭平衡失调。
儿童从仰卧向俯卧过度的过程是儿童练习颈部肌肉的过程,儿童在抬头的过程中视野由过去的仰视到俯视,完全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旋转了180度,这对形成和发展儿童的空间知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视野的改变刺激儿童探索新奇世界的欲望,儿童不断的抬头促使颈部肌肉不断发展,而颈部肌肉的发展又是个体保持头部平衡的前提,头部的平衡又是个体前庭平衡觉发展的前提。
儿童抬头的机会越多,平衡觉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空间知觉就会发展得越好。
儿童在学会坐立、爬行的过程中,前庭平衡觉和空间知觉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感觉(视觉和前庭平衡觉)与运动之间实现最充分的统合。
实践证明翻身抬头越好、爬得越多、越好的孩子,在后天的学业发展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可能性越小。
反之,没有爬过的儿童后天学业困难的会越多--前庭平衡问题导致的感觉运动统合失调。
导致儿童前庭平衡失调的另一个人为因素是坐小推车。
许多父母认为不为孩子买一辆婴儿车就不足以表达或证明其对孩子的爱。
实际上这么做,表面上是让孩子更舒适些,躺在里面被推着走而不用被抱着或自己走路,其实会使孩子失去许多前庭平衡习得的机会。
由于推车的轮子直径有限,而轮子越小、克服阻力的可能性就越小,所以家长不得不挑最平整的道路行走。
这样不但剥夺了孩子被背、被抱的机会,还减少了儿童获取外界刺激的机会而影响了儿童前庭平衡功能的发展。
相关推荐:宝宝什么时候训练走路?
当宝宝10-11月时:这个月龄的宝宝是准备学习走路的初级阶段,家长要让宝宝学会很稳地扶站,甚至可以扶着东西单独站一会儿。学会站是宝宝学走路前的必经环节。
当宝宝12个月时:蹲是宝宝学走路过程中最重要的发展过程,爸爸妈妈们应多对宝宝进行站-蹲-站这一连贯动作的训练。学习蹲可增进宝宝腿部的肌力,并可以训练身体的协调度,为宝宝学走路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当宝宝在12个月以上时:可以开始教宝宝扶着东西行走,这是一个适应过程。接下来必须让宝宝慢慢学会放开扶手也能独立走出两至三步,妈妈可以在前方迎接宝宝,妈妈多鼓励可以让宝宝更快点学会走路,但还要注意加强宝宝平衡的训练。
当宝宝13个月左右时:爸爸妈妈们除了要继续训练宝宝腿部的肌力,以及宝宝身体与眼睛的协调度之外,更要着重训练宝宝对不同地面的行走适应能力。宝宝走路不能急于求成,要慢慢学习好好走路,同时不会影响到骨骼的发育。
当宝宝13-15个月时:宝宝应该已经能独自走路了,对四周事物的探索好奇心逐渐增强,爸爸妈妈们应该在此时多满足宝宝的好奇心,鼓励宝宝走路,这也是宝宝智力发育的一部分哦!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请大家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