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你这么做是错的!”让孩子“试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发表于:2024-12-23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3日,原标题:"你这么做是错的!"让孩子"试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文|福林妈咪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在成长的路上也是,能给到孩子的,父母绝不吝啬,也绝不会为难孩子。尽管有很多人说穷养孩子,但

原标题:"你这么做是错的!"让孩子"试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文|福林妈咪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

在成长的路上也是,能给到孩子的,父母绝不吝啬,也绝不会为难孩子。

尽管有很多人说穷养孩子,但是在养娃的时候,真的这样做的人也非常少。

能给到孩子的便利,父母也会尽力去做,给孩子争取更好的生活、学习环境。

真的做到了"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有力出力"。

但是这样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作家丽贝卡·伍尔夫说:为人母最大的不可思议之处在于,做了所有的事情,却像什么也没做一样。

父母为孩子做了很多事,但并不是所有事情,都会孩子起作用、对孩子好的。

无论是成长还是学习,其实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如果父母不分情况,一味的给孩子创造便利情况,让孩子少走很多路,结果不仅对孩子自身没有好处,对整个家庭来说,都会变成矛盾和痛苦:

父母给孩子创造的学习环境

父母们都希望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只要孩子肯学习,父母会让家里所有人保持安静、不用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劳动、给孩子做各种食物、给孩子各种关心……

仿佛孩子开启了学习模式,他就是家里的大功臣, 这样反而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①孩子对学习看的过于"重"

孩子是应该看重学习,但是不能把学习当成生活中的唯一。

我们经常说"高分低能"、"除了考试,什么都不会",这其实都是父母给孩子创造了学习的便利造成的。

孩子看"重"学习,还会有一个问题,会让孩子在学习上感到压力,从而产生逃避、不想的想法,不敢去轻易触碰。

学习是生活的一部分,只是在学生时代,占据的比重比较大,而不是"生活中只有学习"。

②孩子恃"学习"而骄

也就是说,父母看重学习,而孩子因为父母的态度,把"学习"当做要挟父母的筹码。

"我今天好好学习了,你要怎么奖励我?"

"我干活怎么学习!"

"我给你考了这个好的成绩,我就是家里的功臣。"

学习是孩子作为学生本就应该做的,父母的态度,反而让孩子觉得"我是为父母学的",这样的思想转变,会造成孩子"学习不上心"、"不努力"、"无法得到成就感"。

本该孩子努力得到的,父母却轻易给了孩子

很多东西,本来是该孩子通过努力得到的,现在我们自然而然的送到孩子面前,却让孩子产生极大的反感。

在孩子2岁第一个叛逆期的时候,孩子就渴望着自己照顾自己,自己穿鞋、穿衣、吃饭等。

父母觉得"孩子还小,等他长大在做这些事情吧",父母给孩子穿衣、穿鞋,为孩子吃饭,给孩子收拾弄脏、弄乱的房间和玩具,让孩子处在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便利的环境中。

这样会让孩子缺乏独立能力,也会抑制孩子的成长。

很多育儿专家在分析"孩子3岁仍旧不会说话"都提到过这样一个原因:父母给孩子的便利,让孩子不用开口就能得到满足,他会觉得没必要开口讲话。

很多年长的人会说:"当初我非常想上学,但是家里条件不允许,没办法去读书,这是一辈子的遗憾。现在的孩子,给他们创造了多好的条件去学习,他们太不珍惜了。"

不是孩子不珍惜机会,而是父母的全方位照顾,没有给孩子"珍惜"的选择项。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很多:

①父母想要在孩子身上弥补自己的童年;

②父母对"爱孩子"产生错误的想法,对育儿知识匮乏,用自己的经历来确定什么是"对孩子号";

③独爱孩子这种生活方式,让父母对孩子产生"强控制欲的爱";

④对孩子本身的年龄发展不了解,错误的在错误的时刻心软;

⑤太想要帮助孩子成长,反而出现"揠苗助长"的情况。

这些原因都是"情有可原",父母为了自身的"付出感"、"责任感"、"爱"或者"价值感"等原因,而对孩子产生"错误的爱的方式",这都是情有可原的。

但是情有可原的事情,并不表示父母对孩子的这种养育方式就是正确的。

这就需要父母在生活中,和自己的本能做抗争,给孩子更正确的教育方式,而不是给孩子父母最想要孩子得到的教育方式。

父母在养娃的时候,要分清主次:孩子是成长的主体,而不是父母。

很多父母在遇到孩子的情况时,常常会忘记孩子,而只顾着自己的情绪、感受和能力。

非常典型的就是父母给孩子辅导作业:

孩子是写作业的主题,而不是父母。

父母在看着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常常嫌弃孩子的速度和效率,"恨不得替孩子做",因此越看越着急。

但是父母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

他为什么会做作业慢;

他为什么速度慢、效率低;

孩子是什么感受和想法;

孩子的状态是什么样的。

父母脱离孩子本身,去要求孩子完成"父母的任务",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

这也就需要父母要克制自己帮助孩子的欲望,也要能听到孩子的内心想法和需求,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孩子,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1、父母要克制自己帮助孩子的欲望

从孩子出生之后,父母就难以克制想要"帮助"孩子的欲望,特别是妈妈。

父母总是希望把孩子眼前的路铺平,让孩子走的更顺利,却忘了孩子成长需要过这些弯弯道道、需要绕远路才能体会到终点的美好。

①允许孩子做错事,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②让孩子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孩子什么时候应该学会说话

2、父母要能听到孩子的内心和需求

作为父母,总是会有这样的想法"我要用我的经验,告诉我的孩子,让他少走弯路"。

父母在日常中的方方面面控制孩子做"错误的事情",比如说爱美打扮、不准看学习无关的课外书等、拆玩具和电器等。

但是父母认为错误的事情,在现在的社会并不一定是错误,比如说爱美打扮带来的审美观,在现在社会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

①尊重孩子的想法,并且引导

②降低自己作为父母的"优越感"

父母给孩子的便利太多、捷径太多,反而会让孩子忘记他本身存在的意义。

孩子是为了他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父母而活;父母也是为了自己而活,不是为了孩子而活。孩子和父母之间,存在的互相引导、互相帮助、互相爱的关系,但是都没办法替对方活着。

少给孩子捷径,多让孩子自己去体会生命的意义和成长的过程,是父母给孩子的礼物。

责任编辑: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