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秋季流鼻血怎么办 如何处理和预防
到了秋天气候高热干燥,会让人感觉不舒服。体质不壮的孩子很容易流鼻血,一般小儿鼻出血的原因很多,不少父母为此很困惑。那么孩子为什么会流鼻血?何给孩子止血?及如何有效预防?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析宝宝在秋季流鼻血的原因,宝宝流鼻血的治疗方法,为了避免秋天宝宝流鼻血,家长应该怎么做,才可以作案后预防,家长一起来关心。
宝宝流鼻血
宝宝流鼻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一、宝宝为什么流鼻血
一般小儿鼻出血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个
1、主要原因是身体缺水,导致鼻腔粘膜干燥所致。
2、当天气干燥,小儿穿衣过多时,内热有火,小儿鼻粘膜干燥常会引起鼻腔出血。
3、当气候干燥,鼻粘膜分泌的液体发挥较快,鼻内容易结痂,一般小孩都有挖鼻孔的不良习惯,若抠去结痂或挖伤血管,导致鼻粘膜毛细血管破裂就会发生鼻出血。
4、当孩子发烧、感冒时,鼻粘膜充血、肿胀,粘膜下浅表血管破裂出血。
5、孩子把异物塞入鼻腔,刺激鼻粘膜糜烂出血。
6、患有鼻腔肿瘤或血液系统的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二、小孩流鼻血的止血方法
1、一旦发生鼻出血,不要惊慌,让孩子安静,头保持竖直,大人将消毒棉或清洁的纸巾卷好塞进出血的鼻孔,注意不要插入过深。同时用冷水轻拍宝宝的后脖颈,也可使用小冰袋冷敷。如果无效,应尽快就医。
2、可以给流鼻血的孩子服用中药:到中药店买9克藕节、6~9克艾叶、9克侧柏叶、9克生地。把水放到与药面平,开锅后用文火煮15分钟左右,然后把汤澄出,分两份,让孩子早晚服。一般要喝3~5天。
3、错误止血法:采用让宝宝头部后仰或躺下的方法止血。因为头部后仰或躺下,表面上血不再从鼻孔流出,但实际上血液还是从鼻腔后部经咽喉流入胃内,并未真正起到止血的目的。
三、流鼻血的急救
按压鼻翼
宝宝鼻子出血时,妈妈要用食指与拇指的第二指节紧紧的按压住宝宝的双侧鼻翼,因为宝宝鼻子出血通常是在鼻中隔的前部,压迫宝宝鼻子的双侧鼻翼可以起到很好的止血作用。
冷毛巾
妈妈在采用按压宝宝鼻翼为宝宝止血过程中,可以将毛巾透湿、拧干后敷在宝宝的额头。帮助宝宝止血。
止血气囊
如果宝宝鼻子出血量较大,正常的止血措施见效显微时,可以把止血气囊轻轻送入宝宝鼻腔,打5毫升就可以起到完全止血的作用。
四、宝宝流鼻血吃什么好
流鼻血期间,不要吃热食或热饮料,应该吃一些温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铁剂的食物,如蜂蜜水、米汁、牛奶、果汁等,或吃一些半流质的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烟酒、辛辣刺激及硬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1、鲫鱼石膏煲豆腐:鲫鱼1条约150克,豆腐200克,生石膏30克;将鱼宰好洗净后,与豆腐、石膏同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煲1小时,以盐调味即可食用;幼儿可只饮汤不吃渣,以防鱼骨哽喉。有清肺热、降胃火、止鼻血的功效。
2、生地二根饮:鲜生地、鲜白茅根各30克,鲜芦根50克,水煎服,每日1剂,代茶饮,连用7-10天,能清热凉血、止血。
3、鲜藕汁饮:鲜藕300克洗净,磨烂挤汁约50-100毫升;每次50毫升,用少量白糖调匀、炖滚后服。可清热解暑,凉血止血。
4、黄花菜瘦肉汤:黄花菜30克(干品,浸泡洗净)瘦猪肉100克,蜜枣2枚,同入锅内,加水适量慢火1小时,以盐调味后食用。有清热平肝、润燥、止鼻血之效。
5、阿胶炖瘦肉:阿胶6克,瘦肉30克(切片),同放碗内,加适量开水,加盖隔水炖1小时,入少许食盐调味食用。有滋阴养血、止鼻血功能。
6、梨汁加蜂蜜-蜂蜜梨水:将准备的梨子洗净待用。将梨子切成小块。在榨汁机里放入一碗水,将切好的梨也放进去。榨好的汁用滤网过滤掉果渣。加入20g蜂蜜。一天2-3次,坚持一周可治愈。
五、儿童流鼻血的日常预防
1、涂油预防鼻出血。鼻出血需要预防,尤其在现在这样干燥的季节。可在孩子鼻腔干燥时用石蜡油、甘油滴鼻,或者用棉团蘸净水擦拭鼻腔。
2、控制儿童的剧烈活动,避免鼻外伤。儿童鼻出血不排除一些鼻腔局部的炎症所致,如急慢性鼻炎、鼻窦炎,剧烈活动会使鼻黏膜血管扩张,或者导致鼻腔发痒孩子抠挖而出现鼻出血。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鼻痒时不要抠挖。
3、饮食要注意。秋冬物燥,饮食一定要注意。孩子切勿多吃炸煎及肥腻的物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并注意多喝水或清凉饮料,补充水分,必要时可服用适量维生素C、A、B2。
4、预防感冒和其他呼吸道疾病。现在是上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如果孩子患了感冒、扁桃体炎、肺炎或腮腺炎等传染病,都会导致鼻黏膜的血管充血肿胀,甚至造成毛细血管破裂而出血。因此,一旦孩子患上这些疾病应及时治疗。
温馨小贴士
如果采取上述措施后,鼻出血还是止不住,或者孩子的出血量大,并伴有脸色苍白、出冷汗、心率加快等,则应该及时送院。另外,如果孩子反复流鼻血,也要到医院检查,看看是否存在鼻炎、鼻腔异物、鼻腔鼻咽肿瘤或血液病等。如果孩子经常鼻出血,又未发现有全身性疾病,可给孩子采些刺菜煮水喝。刺菜的中药名称为小蓟,入药是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