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得了黄疸怎么办 如何治疗
一个新生儿,出生第二天,黄疸很高,住院治疗。父母认为新生儿黄疸是小事情,没什么事情,催促医院终止治疗。出院时,婴儿黄疸没有消退,胆红素达到280μmol/L,黄疸还没有消退,出现"蚕豆病"。后来,孩子变得更黄了,皮试胆红素值为520μmol/L,血检为518μmol/L,比普通黄疸患儿高2倍!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那么如何分辨宝宝的情况呢?下面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如何治疗宝宝的黄疸,避免病情恶化。
黄疸是什么?
宝宝出生后,红血球在分解过程中会产生一种黄色的色素,被称为"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通常,当胆红素进入肝脏时,会被转化为另外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到达肠内,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这个时候大便的颜色会变得发黄或者显出棕色。
但是,新生儿的肝脏还没有发育成熟,加上新生儿的肠蠕动在最初的几天也不是特别有力,导致胆红素的排出效率很低,所以,胆红素就仍然留在血液中,让皮肤看上去黄黄的。开始时是头部皮肤发黄,随着体内滞留的胆红素越来越多,全身的皮肤也会变黄。
生理性黄疸 VS 病理性黄疸
生理性黄疸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属于"生理性黄疸",会在1~2周内消退,也有很多宝宝会持续1个半月,母乳喂养的宝宝,黄疸甚至可能持续几个月。但如果胆红素急剧上升,进入脑细胞,造成"核黄疸",就会对宝宝造成严重的伤害。
黄疸增加,宝宝是从脸→躯干→四肢、眼睛变黄。
黄疸减退,是从四肢、眼睛→躯干→脸退黄。
如果你很难判断宝宝的黄疸退没退,可以2~5天去医院检查胆红素水平。
只要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就说明黄疸不严重,大概三、四周黄疸就能完全消退了。不过,早产宝宝相对要慢一些。
但是,还有那么一小部分的宝宝,属于"病理性黄疸",宝妈宝爸们可要警惕了。
病理性黄疸
病理性黄疸有这么几个特点:
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症状比较重,可能还有吐奶、发烧、抽搐、嗜睡、大便发白等表现,而且进展快、持续时间长。
胆红素会通过血脑屏障,损伤神经系统,造成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导致智力障碍、听力障碍、脑瘫等严重后果。
新生儿黄疸的治疗
晒太阳
轻度的新生儿胆红素低于15mg/dl的可通过晒太阳和增加喂养,增加排泄来进行治疗。
蓝光治疗
轻度新生儿黄疸胆红素超过15mg/dl可以考虑光疗,胆红素超过17mg/dl则必须接受光疗。
白蛋白
中度新生儿黄疸需要注射白蛋白,来结合胆红素,防止入脑造成胆红素脑病。
换血
重度新生儿黄疸需换成人血,换血后胆红素值自然会降。
(有些医生有这样的经验:70%-80%的新生儿黄疸光疗16小时即可。10%的新生儿黄疸需两个16小时。剩下10%-20%的新生儿黄疸例如溶血、感染造成的黄疸,需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光疗,时间相对会长。)
新生儿黄疸治疗注意事项
新生儿易有黄疸家长们应多观察
一名早产24周的婴儿,因极度早产、体重过轻,出生后就住进新生儿加护病房,但其间发现这名婴儿黄疸值为10,即使照光治疗4小时后仍未达疗效,所幸改以黄疸换血治疗,目前已获得控制;成大医院小儿部医师陈东华指出,极度早产儿的黄疸若接受照光监测仍未有效果,则属于病理性黄疸,这时得确认病情后,才能进行黄疸换血治疗,避免造成系胆道闭锁。
婴儿先天代谢异常小心恐出现病理性黄疸
婴儿出生时血红素较成人多,加上血红素寿命短、肝脏机能弱,容易引起黄疸,又称为生理性黄疸,但约一至二星期左右就会消退,但若为先天代谢异常如甲状腺低下症等原因,则称为病理性黄疸;陈东华医师表示,临床上,约7至8成婴儿有黄疸问题,是否需要治疗,得依照新生儿出生周数、病情状况及出生后的时间等情况来定,
黄疸治疗多样性应依照新生儿病症评价
通常胆红素和白蛋白结合后排出体外,但若过多的胆红素游离出来穿过婴儿的血脑障壁造成脑损伤,又称为核黄疸,根据统计,胆红素超过25-30mg/dl时,有1/3需要换血治疗;陈东华医师指出,在黄疸治疗上,包括照光治疗,让尚未结合胆红素转变成无毒的异构物排出体外,或采合成血进行血液置换,交换出体内多的胆红素换血治疗,另外也可接受药物治疗。
黄疸超过1周恐属于延迟型黄疸
根据成大医院2014至2015年统计,院内471名足月婴儿中,前7天黄疸值大于15mg/dl有140人,大于18mg/dl有34人,代表出生1周黄疸的变化仍需仔细评价;陈东华医师呼吁,黄疸一旦超过1周,属于延迟型黄疸,这时就必须进一步评价,避免忽略胆道闭锁疾病的诊断,平时家长们也应多观察,包括婴儿肤色、大便颜色等,有任何异状出现,应尽早接受检查。
温馨小贴士
大部分新生宝宝都有黄疸,一般是轻微的黄痘,一段时间后就会消失,也不会引起什么问题(新生儿黄疸)。在比较罕见的情况下,当胆红素生成得过快,或者当肝脏反应过慢的时候,胆红素的水平就可能上升到比较危险的程度(病理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