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后医保有这些变化 药店的需要注意了
今年两会过后国家对于人们的利益的方方面面做出了相应的政策。医保社保再一次成为了人们的热点关注的问题。在国家提出的各个方面都有不少这样的字眼。
医保社保有什么新的规定?
慢病纳入医保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9年政府工作任务"中表示:做好常见慢性病防治,把高血压、糖尿病等门诊用药纳入医保报销。
3月15日,总理在会见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中外记者并答记者问时再次明确表示,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给予50%的报销。"这将惠及我国4亿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我到基层去调研,有一些人告诉我,他们得了这类慢性病,每天都不能断药,负担很重,有的把养老金相当一部分用来买药,我们要努力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用慢病拯救医保,是存在日久的呼声,终于在今年"两会"盖棺定论。从民生角度来看,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门诊用药纳入医保,的确可以有效降低约4亿人口的用药负担、有效缓解"民生之
痛";但从零售药店的立场出发,这恐怕是一场迟来的"噩梦"。
零售药店与基层医疗的竞争由来已久,因为医保政策的"不平等待遇",零售药店始终处于竞争劣势。从医保政策的走向来看,统筹段资源暂时不会向零售药店大面积开放,那么,医疗保障程度与药店经营状况将继续呈现典型的负相关状态。
此次,国家计划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纳入医保,或将使得零售药店绞尽脑汁建立的"慢病管理中心"的价值弱化,进一步形成慢性人群向基层医疗的逆向迁徙。对普遍面临客流下滑危机的零售药店来讲,最优质客流的流失很可能成为压倒药店的最沉重的"稻草"。
个人账户"免降"
3月15日,总理在答记者问环节明确表示今年要减税降费,"4月1日就要减增值税,5月1日就要降社保费率,全面推开。我看还没有其他办法比这种办法给企业带来的感受更公平、更有效。"
对零售药店而言,目前医保定点依然局限于个人账户。从医保个人账户的构成来看,由职工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划入两部分构成,降低社保费率将直接影响医保个人账户的绝对值。
所幸,此次社保降费的范畴主要在于养老保险,其"缴纳比例可以降到16%",而与零售药店息息相关的医疗保险费率并没有降低。相反,从各地动态来看,医疗保险的缴费水平保持"逐年递增"的状态,医保个人账户的可支配空间同步增加。
而关于医保个人账户存废的话题,今年"两会"并没有过多提及,参考各地实践,比如方举未艾的"家庭共享""家庭互济"制度,医保个人账户仅作功能性调整,而不会被一刀切地取消。对零售药店而言,这或许是唯一可喜的消息。
医保基金结余,但控费不变
只要不从根源上切断医生与药品间的利益关联,处方外流就始终难以成行。我们看到,国家针对处方外流推出"两票制"、药占比、零差率等一揽子政策,却倒逼"以药养医"从院内向院外转移--医院/医生通过与院外(社会)药房的产权关系或利益合作建立起医药间的侧枝循环。
处方外流实现的关键就在于弱化医生处方的"变现价值"。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便能够轻松理解
,为何医保基金结余超过2万亿,国家医保局依然坚定不移地实施"降价"举措。
超级医保局组建以后,积极推出药品招采方式的变革,创新性地推进"4+7带量采购"试点。从阶段性成果来看,目录内药品大幅降价(平均降幅达52%,部分品种降幅甚至高达90%)。通过挤压价格水分,药品将逐渐失去继续采取"带金销售"的基础,即无力支付给医生的"回扣"。
与此同时,国家医保局推进以DRGs(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为核心的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使医保从"猫抓老鼠"的游戏中解脱出来,预期可以有效实现控制过度医疗、保护医保基金的目的。
超级医改局将"点菜"和"买单"的职能合并,有效实现了药品降价和医保控费的目标,符合国家医保局的统筹推进的"三医联动"改革的基础逻辑:将结余的医保基金返还给医院/医生,抵消剥离药品业务的利益损失,以"腾笼架鸟"的方式,消除处方外流在医院/医生层面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