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线上竞争的究竟是什么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真的有意义吗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家长对此深信不疑--送孩子去更好的双语幼儿园、上不完的兴趣班、换不完的家教老师……似乎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了中国家长的共识,但是起跑线上竞争的都是什么?又是谁画出了这个起跑线?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起跑线上的竞争真的重要吗?
孩子究竟会不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是我们每一个家长心头挥之不去的一个冲突、一个矛盾,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深知孩子教育的失败是最大的失败,不管你怎么功成名就、高官厚禄如果你的子女子完蛋,你的人生也就完蛋了,无颜见人。
我们看到深圳罗湖的家长下跪求女儿好好学习,更多的家长陷入到了一种集体的焦虑之中。过去我们把它称之为疯狂母亲,现在有一个名词"中国虎妈",牺牲了个人的休息时间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工作,全部的精力给孩子报班。我们独生子女的时代,我们每个家长对子女的厚爱和希望都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 的所作所为究竟在帮助孩子还是在扼杀孩子?
为什么起跑线的竞争是不重要的?因为这基本上是一个伪命题,我经常说起跑线上的竞争只有对刘翔是重要的,0.01秒就可以决出胜负,但是孩子的 成长、人生的竞赛是一个漫长的马拉松,大家都知道在马拉松比赛当中早一点、晚一点根本没有重要性,甚至在马拉松头几圈领跑的肯定跑不到终点,这个道路很简 单的,因为对于一个长距离的比赛而言比赛不是你的快速的反应、起跑,你的耐力、你的节奏、你的指挥,这其实对整个全程的一个把握,笑到最后、笑到最好。
但是用马拉松比赛比喻教育本身也是有教育的缺陷的,因为教育不是竞技活动,教育不是训练、不是马戏团、不是杂技,跟这种需要长久、刻苦、高难度 的训练才能达到某种程度是完全不同的,是自然而然的生长,教育是农业而不是工业,它不可能有流水线的方式的拼装培养出什么人才来。
最近的一个故事在今年的国际中学高中学的国际奥数比赛上中国首次丢失了团体冠军,其实我们看美国队这几个都长的中国脸,都是华人或者亚裔的。但 是这仅仅就是你这个高中这一个阶段的成就,并不能说明更多的问题,我们要问的是我们这么多年来,我们从1985年参加奥林匹克的比赛,我们那么多的金牌得 主,昔日神童今何在?神童的消失在中国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现象,不仅在数学领域,艺术界也是这样,我听很多的音乐学院的领导说,当年很多的神童成年后消失 了。为什么?因为对这些人来说学习数学、学习钢琴、学习小提琴从来都不是他的兴趣,只不过是他父亲母亲的兴趣,是为了实现父母亲的虚荣心,当然他本身也有 功利的追求为了高考加分,他获得了一个金牌上了清华、北大他的任务就完成了,这是真正的悲哀。
"起跑线"究竟是谁在画?
在印度电影《起跑线》中,一对中产阶级夫妇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就获得最好的教育、进入上层社会、走上人生巅峰而绞尽脑汁择校。
这部影片讲的是印度的故事,却同样在中国上演着:
从孩子出生前的胎教、出生后的早教、到一系列辅导班的兴趣轰炸,再到疯狂连夜排队抢学区房,对于孩子的教育,中国家长操碎了心。
通过教育来突破阶层,成为亿万家长普遍达成的共识。
而在拼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本身变了味道,成为家长资源背景的一种博弈。
家长们各显神通,像孔雀开屏一样展示自己对老师、对园方的用处,以期让孩子多得到一点照顾。
起跑线的不公看似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整整一代人的努力,才能将下一代的起跑线稍向前移动。
但如果连基础教育也变成了上下三代的竞争,对个人来说可能是或悲或喜,对社会而言却是绝对的深坑。
我们真正应该教给孩子的到底是什么?
显然,比起学习成绩、听话程度、才艺技能,教给孩子一些必备的能力就像为他加持了一件加速装备。
专注能力:当你发现孩子在游戏时相当专注,学习时却总是开小差。专注能力可能就比其他孩子落后咯。报再多的班孩子集中不了注意也是无用的。
挫折抵抗能力: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父母也不会永远的陪伴。孩子独自面对挫折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社会交往能力:在游戏中和小朋友们玩的很好的那个孩子总是会很有号召力,也就是"孩子王"。这样社交能力强的孩子往往也拥有着领导者的潜力。
语言能力:每个孩子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能否正确的表达出来对于孩子也十分重要。优秀的领导者也都需要很强的演讲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