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给孩子解释死亡 孩子害怕死亡怎么办
孩子是学习的个体,慢慢的长大过程中他会了解到死亡,可是如果孩子问你死是什么的时候应该怎么回答比较好呢,死亡是什么呢,小编就来说说吧。
你经历过这种时刻吗?
爸爸妈妈,你们也会死吗:儿子听完"小美人鱼"的故事后,问我:"妈妈,美人鱼变成泡泡是不是就死了?"我回答:"是。"他追问道:"是不是每个人都会死呢?"在听到我的回答又为"是。"时,他大哭起来:"不行,不要你们死。"
孩子害怕死亡半夜大哭:阿梅的女儿五岁多,孩子在三岁多时就会问妈妈死是什么,阿梅直接告诉她,人死了就是看不见了。"那妈妈老了也会死吗?""也会。"一天晚上,女儿半夜睡醒大哭,说害怕死去。
妈妈,我真想死....:豆豆因不认真识字,妈妈气得揪了一下他的耳朵,小家伙居然说出语出惊人的话:"我真想死,省得你天天打我!"
你这样回答过吗?
他只是睡着了:孩子听了,可能会眼巴巴等着亲人醒过来。后来,知道死去的亲人无法醒来了,孩子又开始担心自己也这样睡过去,于是每次睡觉都很害怕。
他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再也不会回来了:孩子听了会认为死者不再爱自己了,并容易产生"如果他爱我,为什么不回来看我"的疑问。这样,孩子越思念死者,就越容易记恨对方。
他上天堂了,那里没有病痛,很快乐:对没有宗教信仰的孩子这样说,是存在潜在危险的。曾有小学生留遗书说,要去天堂找爷爷,以后再也不会挨打,再也不用担心考试了。
我们应该这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核心是心理教育。
通过死亡教育,孩子需要学会理智地面对亲人的离世及家庭的变故。尤其是在离婚、同居和重建家庭数量不断增加、家庭结构变得更加复杂的今天,学会应对"失去",提升处理不良情绪的能力,对孩子来说尤为重要。
从情感上讲,死亡教育能够教孩子学会关爱他人。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可以使他们更了解失去的痛苦,从而产生同理心,知道如何去关心那些需要面对失去的人,这对儿童的认知发展非常重要。
1不糊弄孩子,用具象解释回应孩子的疑惑
正确地解释死亡,不实的或半真半假的遁词只会让他们无法分辨事实;不要以欺骗的安慰或神话来告诉孩子;不要搪塞说:"你长大以后就会知道了,现在不要问也不必问。"家长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例子,具象地给孩子解释生命现象,坦诚回答孩子对死亡的疑惑。
比如,一位爷爷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这样告诉 6 岁的孙子:
宝贝,死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你看小草,它从发芽、生长,再到枯萎,都有一个过程。人也是这样,爷爷一开始也是一个小婴儿,后来长成像你爸爸那样的大人,再后来,就慢慢变老了,最后会像小草一样,和大自然融为一体……
如果你不愿意用生活中的例子来教育孩子,也可以借用绘本,比如《汤姆的外公去世了》《活了 100 万次的猫》《一片叶子落下来》《爷爷没有穿西装》等等,它们会用饱满的想象力和温暖的笔触,帮你去诠释关于生病和死亡的故事。
2关注孩子的情绪,坦诚地表达悲伤
有人觉得孩子的承受能力有限,应该尽可能地给他一个真善美的世界。事实上,现在的孩子很早就已经经历过生死场面,比如喜爱的宠物死了,动画片中也会有关于死亡的场景等等,这些,都已经让他们体验过悲伤,都已经锻炼了他们的承受能力。
所以,有亲人离世,家长最好能坦诚地表达悲伤,避免美化死亡。同时,我们也应允许孩子自然地表达其情绪与想法。鼓励儿童和别人讨论内心深处的恐惧和感受,他们需要机会"说出来",而不是"被告知"。
3配合孩子的认知与情绪发展阶段,
以能接受的方法进行探讨
用比喻法解释:对婴幼儿(0-4岁)阶段的孩子来说,刚把吃喝拉撒和说话学会的他们,对"死亡"没有概念,也很难明白死亡的概念,只能从爸爸妈妈嘴里知道,死亡是件不好的事,不开心的事。
这个阶段,家长可以用一些比喻拟人的方法解释"死亡",比如可以把孩子心爱的玩具比喻死亡,玩具坏了,没法恢复了,就是死亡了。
用死亡教育能提高危险认知的能力:对于幼儿园(4-7岁)阶段的孩子,这时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在家长们的教育下,能辨别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孩子们已经慢慢学会思考,一味的用比喻举例子的做法,孩子反而要被弄混了,这时父母首要做的"生命教育",就是告诉孩子,死亡是一件很危险的事,并培养好孩子的安全意识,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个阶段,"生命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安全,要告诉孩子,危险的东西很疼,不能去碰,哪里有危险,都要说清楚
教育他们用科学的方法看待问题:上了小学(7-13岁)的孩子,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和成年人一样有悲伤的情绪,就像叶女士儿子一样,会思考,会判断,什么是死亡?死亡是什么?
这时,家长就不能拐弯抹角,用比喻举例混过去,应该面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用科学的角度,让他们以科学的眼光来看待这件事。
"可以带他们去自然博物馆,科技馆,看看人是如何出生,长大,老去,死亡,平静地告诉他们,他们就不会害怕,反而会欣然接受。不过,家长们切记,和孩子们表达"死亡"的言论时,千万不要去吓孩子,不要让他们对死亡产生过度恐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