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网

自己的孩子太皮老师经常找家长怎么办 孩子过于外向怎么办

发表于:2024-12-28 作者:好孩子网编辑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8日,孩子太过于外向和活泼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妈妈是应付不过来的,但是太过于活泼调皮的孩子进入校园之后,等待妈妈的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老师不停的找家长,那么孩子太顽皮被不停的找家长怎么办好呢,如何处理孩子和外

孩子太过于外向和活泼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妈妈是应付不过来的,但是太过于活泼调皮的孩子进入校园之后,等待妈妈的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老师不停的找家长,那么孩子太顽皮被不停的找家长怎么办好呢,如何处理孩子和外界之间的沟通呢,小编为大家带来经常被老师找家长怎么办的问题解答。

和过于外向的孩子相处的感觉

1极度外向的孩子具有"超越常人"的社交能力,很有成为"风云人物"的潜质

这些孩子与一般人不同,他们有着超越常人的社交意识。不管他们让你多头疼,父母都要多看到他们的优势,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这些孩子社交。比如多带他们去孩子聚集的公共场所,你会看到你家这位很快就能跟周围小朋友打成一片,甚至称兄道弟。

大学的时候,我们宾大教授分享时谈到,很多研究都发现,其实一个孩子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一定和他是否在学校"遵守规矩"或者"听老师的话"有关,大部分学校的"风云人物"(high social popularity)都是极度外向者(extrovert)。他们更擅长用幽默夸张的语言和表情,或者相配套的肢体活动,来得到同伴的关注。

打个比方,我们小时候一定经历过"父母"插足一些我们的"交朋友"对象,告诉你不要和某某某来往,你真的会听吗?你当时是怎么跟你的好朋友熟起来的呢?你会在意他上课是否爱接下茬,站没站相坐没坐相吗?

友情对孩子来说可能远比你想象的更重要。所以我经常和父母说,如果孩子朋友不少,只是有一些"坐不住",偶尔被找找家长,父母其实不用有太多担心。

2极度外向者,很容易把什么都写在脸上,大人们别太往心里去

在幼儿园里,老师们谈起比较内向的孩子,通常都会不自觉地怜悯心泛滥,总想去帮助他更好地融入集体。可是换了那些极度外向,异常闹腾,甚至有多动症倾向的孩子,态度却要180°大转弯,仿佛一下就没了耐心。

说实话,这种戴着"有色眼镜"的"区别对待"真的是不由自主的。所以有时我自己也会反思,也会用一些小办法去逼迫自己。

比如刚当老师那几年,我会在每天早上踏进班级前,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今天必须记录某个熊孩子3件做的好的事情。强逼自己去关注他的优势,逐渐学会用欣赏和宽容的眼光看这些让老师们头疼不已的孩子,才能让我在跟他相处时,态度和行为上真正有所改变。

慢慢地,我发现其实我还是挺喜欢和这些"熊孩子"打交道的,他们特别直接和简单。做什么表情都特别"夸张",情绪也往往非常高亢。高兴的时候,就一把把你熊抱到让我无法呼吸,而愤怒起来也是会歇斯底里地甚至扑上来抓我的眼镜。

后来老师们之间聊天,总会有老师抱怨,这些孩子"lack of emotional restraint" (缺乏感情控制)。我有时候就特别替孩子们申辩,我说这只是他们的一种需求!

我们每个人都有过希望安静、独处,不愿被打扰的经历吧。这些极度外向的孩子如此,只是他们通常表现为需要非常激烈地表达情感。如果让他憋着,反而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焦虑。

说到底,他并没有什么错,只是他的这种情感上的表达需求不符合我们传统的社会秩序罢了。

看到这儿可能有人会说,你说的我都明白,但情绪来了如洪水挡都挡不住,就该任其自由宣泄,甚至把别人当成出气筒吗?

当然不是,所以在平时的日常点滴里,我们就要注意接纳他们的情感,同时灌输他们要尊重别人的不同需求。

我非常认同Kelly写的一段话,她说"Let your extrovert know that anything he is feeling is OK, and it's healthy to express it. It's how he expresses these feelings that may not be OK"

(你需要让你极度外向的孩子知道,他想要表达感受是非常正常的,并且也有利于他的健康。只是他的表达方式,有的时候欠妥当) 。

也就是说,并不是不让他去发怒,而是告诉他还有别的,符合这个社会秩序,和其他人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情感。

比如你可以让他们尝试感受自己的心跳,或者给自己一些time out (暂停时间) 。如果你此时此刻非常需要安静,可以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妈妈现在想要单独待一会儿,没办法陪你。大概20分钟之后,我再陪你玩。"虽然这些极度外向的孩子可能因为你的拒绝而有些沮丧,但是他们同样需要知道,自己需要尊重别人独处或者安静的需求和空间。

3极度外向者大多是"体验式"学习者,并不是只有坐端正才能学习

一个人的特质其实与他适应的学习方式有很大关系(正好在此做个下期预告:下周四我将会与大家分享"性格是如何影响英语学习的?不同性格的孩子,英语学习策略有何不同?",感兴趣的朋友敬请关注)。

如果你知道孩子不是那种能"坐得住"的类型(八成你也有过强掰但以失败告终的经历),你就得换一换思路,真的静下心来问问自己:"难道老师和家长要求的就是对的吗?难道真的只有坐定才能学习吗?"

其实我们老师们开会的时候经常会分享一些神奇的案例,比如某些有多动症的孩子,你眼里的他们上蹿下跳,没有一刻是消停的,但是讲故事,或者提问时,他经常会冷不丁地冒出一句,有时候说出的答案甚至震惊四座,特别在点儿上。

也没有任何学术研究说,孩子必须得"坐着"才能学习,这都是大人的一厢情愿。因此如果在幼儿园阶段,如果你的孩子是那种极度外向者,我鼓励家长和老师让孩子尽情地通过各种实验性或者体验性的方式去学习,而减少一板一眼的在小板凳上坐好,然后"我讲你听"的教学方式。

很多人会说,孩子大了自然就好了,这话不是没有道理,没有必要提早去逼迫天性如此的孩子提前去扳太严的规矩(注意,我说的是天性如此,而不是因为缺乏教养而有失规矩的孩子),但同时家长也不要有不符合实际的预期,以为他上了小学一定就能脱胎换骨。

就算能顺利度过幼儿园,该来的迟早会来啊,我知道你们的担心,所以接下来就来说说上了小学怎么办?

尽早与小学老师"有效"沟通

积极面对"不同"

如果我们知道孩子是过于外向的,可能会给老师带来一些麻烦难题,那么有机会一定要提前跟老师沟通这些信息,最好不要等到老师上门来找,不然就被动了。沟通怎么做,我来手把手教大家。我们可以重点从两方面来谈:

作为家长,我能做些什么来配合学校的工作?

家长首先需要体谅老师的工作很忙,孩子如果太闹腾,一定会给老师的工作造成压力。不要避重就轻,毕竟你每天只面对一个,而老师是一个班!所以态度一定要诚恳。

聊天的时候,多谈你和老师共同的目标,比如都希望孩子在学校里可以有进步和收获,具体的话可以每学期开始都设定一个可以落实到实际的目标(类似我们大人工作中使用的的KPI考核)。比如,"遵守课堂纪律"就是一个空壳目标,没办法进行执行层面的检测。

如果你的孩子在语文课堂上非常闹腾,那么具体的目标就可以设定为"在本学期末前,一周的语文课中,孩子能主动提问至少1次。80%的课堂时间里,孩子能够延迟满足自己的表达意愿,不插嘴。"当有了这样具体的目标之后,接下来跟老师、孩子"三方会谈",讨论要怎么执行。

比如你可以和老师主动分享一些在家里让孩子"安静"的小技巧,某个手势,或者表情,都能够"秘密"地传达这种提示,而不需要每一次都喊名字。再比如可以在孩子课桌上明显的地方贴上"我能够做到先举手再发言"或者给孩子一个"课堂涂鸦本",让他把想表达的内容画下来或者先记录下来。通过这样具体的方式,一步步接近你们最初制定的目标。

并且在第一次与老师沟通的时候,就主动提出希望可以阶段性和老师有交流的机会,比如看老师的时间,是否可以固定在每个月的第三周星期三放学后。

其实如果你很主动地去和老师沟通,并且表达了自己会对孩子负责,不会把教育的任务都甩给学校和老师,且想要全力配合老师在学校的工作,老师也会愿意去听你的建议,对孩子当然也会更上心一些。

作为老师,哪些方法可以减轻工作量?

接下来这些建议其实是给老师看的,不过家长们可以自己先学习,在与老师沟通过程中,把这些信息"恰当"地传给老师(虽然老师本身都有着丰富的教学管理经验,但有想不到的方法也是在所难免。而家长一定注意态度和口气,毕竟没有人喜欢被要求或被指责)。

❶ 替孩子减少干扰

如果你的孩子是那种非常闹腾的,老师分座位的时候是否可以尽量远离窗和门,以免注意力经常被分散。如果教室或者楼道空间足够大,是否有一些安全的地方,提醒孩子课间休息时自己去调节、释放一下,能去操场跑一跑更好,防止上课时坐得太累,控制得太辛苦,而积蓄太多负能量。

❷ 有技巧地面对孩子的冲动行为

很多坐不住的孩子可能会在上课当中突然大叫或者发脾气。老师可以适当选择忽略,或者使用与父母商量过的"秘密"手势提醒孩子。当孩子表现特别好的时候,一定不吝表扬以正面强化,并且表扬要夸到细节,而不是俗套的一句"你真棒"。

如果孩子刚上小学的时候,对一日流程还不了解,父母可以提前为孩子准备一张课程表,并且让孩子自己去"追踪",比如哪节课上完了,就把这一科划去,这样孩子能够更加具体地预期剩下的课程时间。

❸ 推荐多使用"一步"指令

极度外向甚至有点多动倾向的熊娃娃们,是不太可能有心思听那么长的指令的。"一步"(one step)指令最适合他们。

比如当他们嬉皮笑脸故意插嘴的时候,老师可以直接停下来不说话,什么都不用说。等全班安静下来后,孩子自然会明白发生了什么。下课的时候再找孩子简单重复一下之前制定的学期目标。简单的指令,方便孩子记忆,也容易让他们遵照着进行。

查看更多相关的资讯
0